Assertion Failed: File '/srv/www/ydfz.cn/public_html/feed.php'; Line '579'; Code '' 阅读疯子 ydfz.cn

(50 未读) December 15, 2021

An illustration with a WhatsApp logo in white set against a green background

The WhatsApp last seen feature is now set to “My Contacts” by default, preventing strangers you haven’t chatted with from seeing this information in the app. HIGHLIGHTS WhatsApp now hides “last seen” status from strangers by default The change sets... 固定链接 'WhatsApp privacy change limits who gets to see your “last seen” status by default' 提交: December 14, 2021, 6:14am CST 由 Christian Zibreg

WhatsApp is stepping up your privacy by automatically hiding your “last seen” status from unknown numbers. The move automatically prevents other people from seeing when you were last active until you add them as a contact. WhatsApp says the change doesn’t affect your privacy settings for friends, family, and businesses you have saved or interacted […]

(via Cult of Mac - Tech and culture through an Apple lens)

固定链接 'WhatsApp now hides your ‘last seen’ status from unknown numbers' 提交: December 14, 2021, 6:13am CST 由 Killian Bell

WhatsApp is stepping up your privacy by automatically hiding your “last seen” status from unknown numbers. The move automatically prevents other people from seeing when you were last active until you add them as a contact. WhatsApp says the change doesn’t affect your privacy settings for friends, family, and businesses you have saved or interacted […]

(via Cult of Mac - Tech and culture through an Apple lens)

固定链接 'WhatsApp now hides your ‘last seen’ status from unknown numbers' 提交: December 14, 2021, 6:13am CST 由 Killian Bell

The US Department of Labor has agreed to investigate an Ashley Gjøvik complaint against Apple. The former senior engineering manager alleged that the Cupertino company treated her unfairly, before first suspending and finally dismissing her.

Gjøvik said that the saga began when she raised concerns over workplace safety in regard to previous contamination on the land beneath the building where she was based …

more…

The post US Department of Labor agrees to investigate Ashley Gjøvik complaint against Apple appeared first on 9to5Mac.

固定链接 'US Department of Labor agrees to investigate Ashley Gjøvik complaint against Apple' 提交: December 14, 2021, 5:53am CST 由 Ben Lovejoy

As part of a deal announced earlier this year with parent company Comcast, Sky satellite TV customers will soon have access to the Apple TV+ app through their Sky Q set-top box.

more…

The post Apple TV+ app rolling out to Sky Q boxes in Europe appeared first on 9to5Mac.

固定链接 'Apple TV+ app rolling out to Sky Q boxes in Europe' 提交: December 14, 2021, 5:41am CST 由 Benjamin Mayo

With Apple releasing macOS 12.1 with SharePlay support, developer Jordi Bruin just launched Navi, a universal app that helps people with hearing impairment and other disabilities to easily engage in a FaceTime call using subtitles and live translations.

more…

The post FaceTime client app ‘Navi’ adds subtitles and live translations through SharePlay appeared first on 9to5Mac.

固定链接 'FaceTime client app ‘Navi’ adds subtitles and live translations through SharePlay' 提交: December 14, 2021, 5:23am CST 由 José Adorno

Camera updates could again be a big reason to upgrade to the newest iPhone lineup next year, with Apple expected to pack new 48-megapixel sensors — by far its biggest to date — into iPhone 14 Pro. The sensors would enable 8K video recording on iPhone for the first time, as well as provide greater augmented […]

(via Cult of Mac - Tech and culture through an Apple lens)

固定链接 'iPhone 14 Pro could pack 48-megapixel camera and 8GB of RAM' 提交: December 14, 2021, 5:15am CST 由 Killian Bell

Camera updates could again be a big reason to upgrade to the newest iPhone lineup next year, with Apple expected to pack new 48-megapixel sensors — by far its biggest to date — into iPhone 14 Pro. The sensors would enable 8K video recording on iPhone for the first time, as well as provide greater augmented […]

(via Cult of Mac - Tech and culture through an Apple lens)

固定链接 'iPhone 14 Pro could pack 48-megapixel camera and 8GB of RAM' 提交: December 14, 2021, 5:15am CST 由 Killian Bell

A Kuo report back in April said that we can expect a 48MP iPhone 14 camera next year, together with 8K video recording. This has now been echoed by a second analyst.

We would, however, repeat the caveat we offered at the time: The headline may not tell the whole story …

more…

The post 48MP iPhone 14 camera with 8K video – another analyst backs Kuo appeared first on 9to5Mac.

固定链接 '48MP iPhone 14 camera with 8K video – another analyst backs Kuo' 提交: December 14, 2021, 5:07am CST 由 Ben Lovejoy

Apple has patched the Log4Shell iCloud vulnerability, after it was last week revealed that a security hole in the open-source tool log4j put millions of apps at risk.

Cybersecurity experts described the vulnerability as “setting the internet on fire,” and “the most critical security vulnerability in a decade” …

more…

The post Apple patches Log4Shell iCloud vulnerability, described as most critical in a decade appeared first on 9to5Mac.

固定链接 'Apple patches Log4Shell iCloud vulnerability, described as most critical in a decade' 提交: December 14, 2021, 4:16am CST 由 Ben Lovejoy
TOYOTA發佈全新電動車戰略發佈會,宣佈計畫投資350億美元用於電動汽車開發,到2030年每年銷售350萬輛電動汽車。

TOYOTA發佈全新電動車戰略發佈會,宣佈計畫投資350億美元用於電動汽車開發,到2030年每年銷售350萬輛電動汽車。

在這次發佈會上,一口氣帶來了Toyota及Lexus品牌共16款電動車陣容,宣示將大舉進軍這塊新藍海,並訂下到2030年將投入開發30款BEV車型的戰略目標,涵蓋轎車、SUV、MPV、跑車、皮卡以及K-Car等所有領域。

其中,TOYOTA bZ4X現身其中,還有先前已發佈預告的Lexus RZ,當然更為壓軸的是豐田發佈的全新車型。

而且從發佈會的新車型來看,硬派越野車和皮卡,也有電動化的規劃,相較於傳統車型的大排自吸,電動化之後,車輛的動力和科技配置提升明顯。

TOYOTA一次發佈16款全新電動車,涵蓋轎車、SUV、皮卡、超跑

TOYOTA表示,到2030年將推出30款電動汽車(純電動、插電式混動、氫燃料以及普通混合動力),同時,雷克薩斯品牌將轉為一個純電品牌。

今日在發表現場展示的16款預計於2025-2026年前陸續上市的BEV車型,包含5款Toyota的bZ系列車型、4款Lexus的BEV車型以及7款Lifestyle BEV車型,各車型的投入模式和時機將根據各國的能源政策和產業政策來決定。

TOYOTA一次發佈16款全新電動車,涵蓋轎車、SUV、皮卡、超跑

TOYOTA一次發佈16款全新電動車,涵蓋轎車、SUV、皮卡、超跑

TOYOTA一次發佈16款全新電動車,涵蓋轎車、SUV、皮卡、超跑

不過,對於電動車的態度,豐田章男始終沒有堅定認同,他表示,電動汽車可能並不適合所有人的需求,這也是豐田為消費者提供不同選擇,始終減持混動車型發展的重要原因。

 

加入T客邦Facebook粉絲團 固定链接 'TOYOTA一次發佈16款全新電動車,涵蓋轎車、SUV、皮卡、超跑' 提交: December 14, 2021, 2:44am CST
TOYOTA發佈全新電動車戰略發佈會,宣佈計畫投資350億美元用於電動汽車開發,到2030年每年銷售350萬輛電動汽車。

TOYOTA發佈全新電動車戰略發佈會,宣佈計畫投資350億美元用於電動汽車開發,到2030年每年銷售350萬輛電動汽車。

在這次發佈會上,一口氣帶來了Toyota及Lexus品牌共16款電動車陣容,宣示將大舉進軍這塊新藍海,並訂下到2030年將投入開發30款BEV車型的戰略目標,涵蓋轎車、SUV、MPV、跑車、皮卡以及K-Car等所有領域。

其中,TOYOTA bZ4X現身其中,還有先前已發佈預告的Lexus RZ,當然更為壓軸的是豐田發佈的全新車型。

而且從發佈會的新車型來看,硬派越野車和皮卡,也有電動化的規劃,相較於傳統車型的大排自吸,電動化之後,車輛的動力和科技配置提升明顯。

TOYOTA一次發佈16款全新電動車,涵蓋轎車、SUV、皮卡、超跑

TOYOTA表示,到2030年將推出30款電動汽車(純電動、插電式混動、氫燃料以及普通混合動力),同時,雷克薩斯品牌將轉為一個純電品牌。

今日在發表現場展示的16款預計於2025-2026年前陸續上市的BEV車型,包含5款Toyota的bZ系列車型、4款Lexus的BEV車型以及7款Lifestyle BEV車型,各車型的投入模式和時機將根據各國的能源政策和產業政策來決定。

TOYOTA一次發佈16款全新電動車,涵蓋轎車、SUV、皮卡、超跑

TOYOTA一次發佈16款全新電動車,涵蓋轎車、SUV、皮卡、超跑

TOYOTA一次發佈16款全新電動車,涵蓋轎車、SUV、皮卡、超跑

不過,對於電動車的態度,豐田章男始終沒有堅定認同,他表示,電動汽車可能並不適合所有人的需求,這也是豐田為消費者提供不同選擇,始終減持混動車型發展的重要原因。

 

加入T客邦Facebook粉絲團 固定链接 'TOYOTA一次發佈16款全新電動車,涵蓋轎車、SUV、皮卡、超跑' 提交: December 14, 2021, 2:44am CST
PS5 及 PS4 遊戲軟體《地平線 西域禁地》(Horizon Forbidden West)實體版,將由 2021 年 12 月 14 日起接受預訂。

Sony Interactive Entertainment Taiwan Limited(SIET),將於 2022 年 2 月 18 日推出的 PS5 及 PS4 遊戲軟體《地平線 西域禁地》(Horizon Forbidden West)實體版,將由 2021 年 12 月 14 日起接受預訂。

《地平線 西域禁地》實體版及預購訊息釋出,將推出比收藏版更高一階的「雷加拉版」

凡成功預訂《地平線 西域禁地》實體版任何版本,均可獲得遊戲內數位預購特典諾拉族傳承服裝及長矛。預購藍光普通版及特別版可獲得鑰匙圈一個、預購收藏版或雷加拉版可獲得托特包一個,禮品數量有限,送完即止。

實體預購特典鑰匙圈及托特包。 ▲ 實體預購特典鑰匙圈及托特包。

另外《地平線 西域禁地》數位版已於 PlayStation Store(PS Store)開放預購。數位版備有普通版及豪華版可供選擇,兩者皆包含完整遊戲及遊戲內數位預購特典諾拉族傳承服裝及長矛。

網址︰ [https:]]

遊戲簡介

跟隨亞蘿伊的腳步,一往無前,向壯闊險惡的西方禁域邁進,揭開種種未知的神秘威脅。重返遙遠的未來,踏入地平線的末日後世界,深入遠方險境,對抗令人望而生畏的龐大機器,走訪引人入勝的陌生部落。

大地苟延殘喘:劇烈風暴及疫病肆虐,四散的倖存者飽受蹂躪,還要提心吊膽,面對可怕的新型機器在邊境徘徊,虎視眈眈。地球上的生命即將再度面臨滅絕,然而背後的成因不得而知。

《地平線 西域禁地》實體版及預購訊息釋出,將推出比收藏版更高一階的「雷加拉版」

亞蘿伊身肩重責,誓要解開末日威脅的謎團,恢復世界的秩序與平衡。冒險路上,她將和舊友重聚,與敵對的新陣營結盟,並查明遠古歷史遺物之謎。除此以外,亞蘿伊還須搶佔上風,比難以擊敗的新敵人早一步採取行動。

實體普通版

《地平線 西域禁地》實體版及預購訊息釋出,將推出比收藏版更高一階的「雷加拉版」

預購特典︰

  • 實體禮品︰鑰匙圈
  • 遊戲內數位特典(需透過推進故事進度解鎖)
    -諾拉族傳承服裝
    -諾拉族傳承長矛

內容︰

  • 《地平線 西域禁地》PS4 或 PS5實體版

建議零售價:

  • NT$1,990 (PS5) / NT$1,790 (PS4)
特別版

《地平線 西域禁地》實體版及預購訊息釋出,將推出比收藏版更高一階的「雷加拉版」

預購特典︰

  • 實體禮品︰鑰匙圈
  • 遊戲內數位特典(需透過推進故事進度解鎖)
    -諾拉族傳承服裝
    -諾拉族傳承長矛

內容︰

  • 《地平線 西域禁地》PS4 或 PS5 實體版
  • 《地平線 西域禁地》SteelBook 陳列盒
  • 迷你美術集
  • 數位原聲帶

建議零售價:

  • NT$2,290 (PS5) / NT$1,990 (PS4)
收藏版

《地平線 西域禁地》實體版及預購訊息釋出,將推出比收藏版更高一階的「雷加拉版」

預購特典︰

  • 實體禮品︰鑰匙圈
  • 遊戲內數位特典(需透過推進故事進度解鎖)
    -諾拉族傳承服裝
    -諾拉族傳承長矛

內容︰

  • 《地平線 西域禁地》PS4 和 PS5 數位版(附有遊戲下載兌換代碼)
  • 《地平線 西域禁地》SteelBook 陳列盒
  • 撼牙獸模型和亞蘿伊模型(部分需自行組裝)
  • 迷你美術集
  • 2 種特殊服裝(卡爾加巨怪獸精兵服裝和諾拉雷霆精兵服裝)
  • 2 種特殊武器(卡爾加巨怪獸短弓和諾拉雷霆彈弓)
  • 遊戲內道具:資源包 (內含彈藥、藥水和旅行包)
  • 遊戲內道具:「機器出擊」精銳級爪步者棋子
  • 照片模式特殊姿勢和臉部彩繪
  • 數位原聲帶
  • 《Horizon Zero Dawn》首部數位版漫畫〈The Sunhawk〉

建議零售價:

  • NT$5,890
雷加拉版

《地平線 西域禁地》實體版及預購訊息釋出,將推出比收藏版更高一階的「雷加拉版」

預購特典︰

  • 實體禮品︰鑰匙圈
  • 遊戲內數位特典(需透過推進故事進度解鎖)
    -諾拉族傳承服裝
    -諾拉族傳承長矛

內容︰

  • 《地平線 西域禁地》PS4 和 PS5 數位版(附有遊戲下載兌換代碼)
  • 《地平線 西域禁地》SteelBook 陳列盒
  • 雷加拉主題造型的撼牙獸模型和亞蘿伊模型(部分需自行組裝)
  • Focus 複製品和底座
  • 2 張精美卡片
  • 「機器出擊」 實體棋子(日翼者和爪步者)
  • 迷你美術集
  • 帆布地圖
  • 2 種特殊服裝 (卡爾加巨怪獸精兵服裝和諾拉雷霆精兵服裝)
  • 2 種特殊武器 (卡爾加巨怪獸短弓和諾拉雷霆彈弓)
  • 遊戲內道具:資源包(內含彈藥、藥水和旅行包)
  • 遊戲內道具:「機器出擊」精銳級爪步者棋子
  • 照片模式特殊姿勢和臉部彩繪
  • 數位原聲帶
  • 《Horizon Zero Dawn》首部數位版漫畫〈The Sunhawk〉

建議零售價:

  • NT$7,590
加入T客邦Facebook粉絲團 固定链接 '《地平線 西域禁地》實體版及預購訊息釋出,將推出比收藏版更高一階的「雷加拉版」' 提交: December 14, 2021, 1:00am CST
護士最初並沒有注意到任何異常,但在仔細觀察並觸摸手臂後,發現皮膚「像橡膠」、「很冰冷」,而且顏色「太淡」,於是要求男子脫下襯衫。

據外媒報導,一名義大利男子試圖利用戴著「假手臂」接種新冠疫苗,從而騙取疫苗接種證明,結果被一眼識破,正面臨欺詐指控。

據悉,此事發生在義大利西北部皮埃蒙特區城市比耶拉鎮,一名50多歲的男子不想打疫苗,又想拿到接種證書,就戴著一個覆蓋手臂的矽膠模具,前去接種。

為他接種疫苗的護士是菲利帕·布阿(Filippa Bua),最初並沒有注意到任何異常,因為矽膠看起來與皮膚十分相似,但在仔細觀察並觸摸手臂後,發現皮膚「像橡膠」、「很冰冷」,而且顏色「太淡」,於是要求男子脫下襯衫。

義大利男戴假手臂接種新冠疫苗,被士一眼破覺得被羞辱

被發現後,這名男子掛試圖讓護士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但護士可不吃這一套,立刻報警,並認為自己作為專業人士,感覺被羞辱了。

報導稱,這名男子是一名反疫苗者,曾是一名衛生工作者,先前因未接種疫苗而被停職。

調查發現,事發前推特上曾有人貼出一套配有假手臂和頸部的矽膠男性胸部半身套裝,售價488歐元,還詢問用這個能不能讓避免針頭接觸到真正的手臂。這條推文的發布者,可能正是這名男子。

義大利男戴假手臂接種新冠疫苗,被士一眼破覺得被羞辱

 

目前,義大利警方還在繼續調查此事。

據報導,目前已有超過73%的義大利人完全接種了新冠疫苗,這一比例高於法國和英國,但低於西班牙和葡萄牙。

加入T客邦Facebook粉絲團 固定链接 '義大利男子戴假手臂接種新冠疫苗,被護士一眼識破覺得被羞辱' 提交: December 14, 2021, 12:30am CST
護士最初並沒有注意到任何異常,但在仔細觀察並觸摸手臂後,發現皮膚「像橡膠」、「很冰冷」,而且顏色「太淡」,於是要求男子脫下襯衫。

據外媒報導,一名義大利男子試圖利用戴著「假手臂」接種新冠疫苗,從而騙取疫苗接種證明,結果被一眼識破,正面臨欺詐指控。

據悉,此事發生在義大利西北部皮埃蒙特區城市比耶拉鎮,一名50多歲的男子不想打疫苗,又想拿到接種證書,就戴著一個覆蓋手臂的矽膠模具,前去接種。

為他接種疫苗的護士是菲利帕·布阿(Filippa Bua),最初並沒有注意到任何異常,因為矽膠看起來與皮膚十分相似,但在仔細觀察並觸摸手臂後,發現皮膚「像橡膠」、「很冰冷」,而且顏色「太淡」,於是要求男子脫下襯衫。

義大利男戴假手臂接種新冠疫苗,被士一眼破覺得被羞辱

被發現後,這名男子掛試圖讓護士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但護士可不吃這一套,立刻報警,並認為自己作為專業人士,感覺被羞辱了。

報導稱,這名男子是一名反疫苗者,曾是一名衛生工作者,先前因未接種疫苗而被停職。

調查發現,事發前推特上曾有人貼出一套配有假手臂和頸部的矽膠男性胸部半身套裝,售價488歐元,還詢問用這個能不能讓避免針頭接觸到真正的手臂。這條推文的發布者,可能正是這名男子。

義大利男戴假手臂接種新冠疫苗,被士一眼破覺得被羞辱

 

目前,義大利警方還在繼續調查此事。

據報導,目前已有超過73%的義大利人完全接種了新冠疫苗,這一比例高於法國和英國,但低於西班牙和葡萄牙。

加入T客邦Facebook粉絲團 固定链接 '義大利男子戴假手臂接種新冠疫苗,被護士一眼識破覺得被羞辱' 提交: December 14, 2021, 12:30am CST

就在前不久,我看到了一篇采访荣耀赵明的文章,其中的一些关键词条引起了我这个数码爱好者的兴趣,比如“市场基本面”、“双轮驱动”,前者意思大概是,和现在市面上都在强调“堆硬件”并强调一些有的没的“新概念”不同,荣耀要回归到大众市场,要从市场中发现一个突破口。

这个突破口是什么?又是如何找到的?

其实这个突破口可以理解为是大众消费者,这也是赵明所说的“更注重回到产品研发的原点,以用户为中心”,如果再往深了说,就是保持新技术创新和用户体验的平衡,不过在我看来,这个主题还是有些宽广,放在任何行业任何领域,都适用。

而赵明在之后进一步阐释的“双轮驱动”就比较有针对性了。

按照赵明所说的,一个轮子是挖掘用户消费需求,一个轮子是加大技术投入,提升体验。

如果再具象一些,拿产品举例,就真就如赵明所说:荣耀60系列正是基于“双轮驱动”理念打造的又一力作吗?

正巧我这段时间一直在用荣耀60 Pro,有必要分享给大家。先来讲结论,荣耀现阶段产品,在产品力方面,确实可圈可点。

有些细微的体验,我是觉得“好用”,而且这些功能,在其他手机上并不如荣耀这款机型“想得全面”,尤其在我用的配置强大的旗舰安卓手机上,有些功能确实没有考虑到部分使用场景下的“不便”。

结合我之前的工作来讲,需要根据展会的内容,拍一些现场vlog视频;再比如有时候外出看到一段美景,想拍摄一段vlog视频,或者美食视频,如何快速出片、上传、发布,就成了我每次都需要考虑的问题,带什么相机镜头?脚架带不带?是否有人帮忙?收音问题?等等,刚开始我用相机来拍,用过一次我就放弃了,因为现场光线、电池续航、声音采录等都是问题,这种环境,用手机拍效率最高,自动模式下不用考虑测光、续航稳定、追踪声音也清晰。

不过在用手机拍摄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问题,比如在现场用手持稳定器拍摄,想切换前后镜头,就需要先把稳定器伸回来,在去点击切换按钮,之后在继续拍摄,非常麻烦。

荣耀60 Pro就直接可以利用Vlog隔空换镜功能,进行手势操作,举个例子,比如我要从前置镜头切换到后置,只需要先举手识别,之后出现动效倒计时后,掌心翻转到掌背,就能切换。

这个场景特别适合,先自拍一段口播,之后切换到后置进行展会、风景拍摄场景。另外还可以通过握拳,把当前拍摄画面转变为画中画模式,当然这个操作需要手心朝向屏幕,之后握拳,不用握死,比划出动作即可切换到“画中画”模式。

有时候我在拍美食时候,有个细节动作,就是我有时候会拿起食物,想要停止拍摄。

这时候再用手去触碰屏幕,就很不干净,利用荣耀60 Pro可以直接在屏幕中做出OK手势,就能自动停止摄录,这个功能细节做得可以。

不管是举手拍摄、握拳、还是左右滑动实现双镜拍摄功能,识别都非常准确,基本上举手就能出现“小手”图标,使用过程中我发现,对于识别灵敏度方面的“宽容度”还不错,速度稍慢或者快一些都能识别出来,不过我建议使用时候还是慢一点,准确度更出色。

识别手掌 调度出来识别手掌 调度出来前后镜头切换前后镜头切换画画画中画

在使用左右滑动切换镜头调度拍摄上,我个人还是觉得太过复杂,如果未来能简化或者增加图示说明,就更清晰了。

最后聊聊我一般拍摄这些视频素材后,会如何处理,会拿出存储卡导入到电脑、把手机中录制的素材导入电脑,之后再放到Final Cut Pro中进行剪辑、配音、配字幕,最后润色导出再发布,非常麻烦。

图注:“AI一键大片”功能推荐给小白用户图注:“AI一键大片”功能推荐给小白用户

如果我是一个0基础的小白,不会剪辑怎么办?

直接利用手机中自带的剪辑软件就行,它有多套模板可以使用,之后就可以直接发布到社交平台,这种“拍剪发”一条龙服务,对于大众消费者非常友好,不需要很复杂的操作就能上手。

最后咱们来看看这个前置5000万镜头拍摄的自拍靓照吧。

后置镜头我倒是挺诧异,仅有三颗镜头,这放在三颗少,四颗正好的手机圈里,并不是以“镜头数量”取胜,一颗1亿像素主摄加上一颗5000万像素超广角镜头,以及一颗200万景深镜头放在当前的手机市场中,也属于比较罕见的,不过好在配置确实够高。

至于效果如何,我们来看看样张。

从样张中不难看出,白平衡控制得还可以,不过在颜色取向上,我还是觉得有些直白。夜晚样张清晰透彻,对比度并不算高,表现比较自然,属于中规中矩。

外观:

现在很多手机厂商,都喜欢在背壳上做文章,但对于正面“形态”,基本上一笔带过,之后会着重墨彩的去讲屏幕。如果遮挡住前置镜头,几乎很难单从正面判断出手机品牌。

似乎大家对于手机正面形态,只局限在“直屏”、“曲面屏”认知上。直屏虽属于主流,但如果一款产品后壳为曲面、系统UI为圆弧设计,这样直接加一块“直不楞登”的屏幕,会很突兀变扭。

那么在曲面屏这样“大众化”的今天,到底什么样的手机“形态”才算美观?

我认为,只要别有“割裂感”就是一款好看的手机。

如果采用直屏设计,最好后壳也采用垂直设计,保证设计语言统一。

如果采用曲屏设计,后壳也尽量做到和前边一样的弧度,这样设计才不至于有“割裂感”。

荣耀60 Pro这款手机是我用过的一些3K价位甚至更高的旗舰手机中,在外观上,要“更极端”。其他手机也有曲面,后边也有弧度,但前后弧度不一致,其实手感就一般,荣耀60 Pro曲率前后基本一致,这就让放在虎口位置后,不觉得咯手。

我之前是以为握感都差不多,其实不然,曲率不一样的因为后壳往往更大一些,所以虎口位置还是有些“顶”,荣耀明显要更贴合虎口,舒服一些。

还有一个设计我个人觉得也不错,辨识度很高,即“四曲面”设计。相比于行业内第二代四曲屏的四曲屏设计,第三代四曲面屏有两处比较大提升,首先是上下弧度到达52°,左右达到81°,更圆润一些;其次就是解决了在第二代上下曲面与左右曲面交互的四个角无法形成弧面衔接问题,这样结果就是让四边视觉效果更好。

当然最棘手问题,还是如何把OLED显示屏“贴”进曲面玻璃盖板中,并让四角完美贴合,他们解决方式就是先建模,建立“平曲面转换算法”和“精准贴合仿真模型”,之后与供应链研发人员一起研发出LAMI工艺。这个工艺我简单解释下,可以概括为贴、夹、拉、合完成,这个过程需要严格控制受力和精度以及环境,才能实现屏幕和盖板的完美贴合。

荣耀60 Pro后壳我最直观感受就是:有光泽,但比较收敛。

我拿到的这款机型叫“幻境星空”,拿出来时候以为这款机型后壳是银色的,但当我稍微变换一个角度后,好家伙。

又是蓝色又是紫色,同时还有那种类似亮闪的“金沙”,另外在外壳上还有类似光束的变化,这种类似buff叠加的效果,我是第一次在手机端见到。它是如何实现的,引起了我的好奇,其实它是由几部分组成,首先就是底层的镀银色底、蓝紫色渐变和那个类似“金沙”的部分,前者不用多提,后者是有结构纹理的三角晶格,只要光线变化,就能有“bulingbuling”效果,之后配合两个镀膜就会变色闪光,而那种有些“3D裸眼”的立体光泽感,是通过凹镜纹理实现。

非常复杂,但实际效果很不错。

最后讲讲手机系统使用感受,荣耀60 Pro搭载的这颗高通骁龙778G Plus,和778G区别是CPU主频进行了提升,GPU部分和778G一致。

照例是不跑分直接讲使用体验。我最近玩《英雄联盟》手游版特别上头,在开启最高画质下,帧率都非常稳定,打了三盘儿依旧能稳定在60帧,并且发热控制得也不错。关于这颗芯片已经介绍多次,故不再撰述,总之概括一句话。

借助OS Turbo X的进程调度下的智能节电引擎,以及对778G Plus的优化,确实能敞开玩。同时值得一提的是,荣耀60 Pro还支持王者荣耀120Hz的高帧率模式,如果有喜欢玩王者的小伙伴,可以特别关注下。

写在最后:

有这样一条数据:在独立一年之际,荣耀的市场份额已经从最低时的3%回弹至18%,超过了历史新高;并进入到手机厂商TOP3,不难看出这个速度其实非常快,除了供应链跟进及时、产品策略正确、线下体验店扩张迅速外,消费者买账也非常重要,这就要回归到产品力上。

这就体现在“细节”,经过这段时间把玩,不管是机身四边曲面设计的细腻手感,还是在拍vlog时候方便的AI手势控制,以及1920Hz高频PWM调光,这些设计确实能提升用户体验,它并不是堆硬件,堆性能。

“高端品牌的建设与成长没有捷径,也没有什么侥幸,不能把配置当作品牌,也不能把各个高端器件拼凑在一起就当作创新,这种思路是完全错误的”。

从荣耀60 Pro这款机型,能感受到荣耀产品策略的彻底转变,至少在这个拼硬件的“内卷”手机市场里,换了主赛道,但要“警惕”的是,友商在摸爬滚打这几年里,嗅觉变得更加敏锐,荣耀要想一直领先,就不能掉以轻心。

固定链接 '加了AI手势的荣耀60 Pro,产品力真够了吗?' 提交: December 14, 2021, 12:26am CST
Google 今日舉辦媒體活動,邀請 Google Play 應用程式與遊戲業務發展經理張樂潮以及聖星科技創辦人盧育聖談談 Google 在 Play 商店做了哪些安全防護事項。

Google 今日舉辦「Google Play 安全性」媒體活動,邀請 Google Play 應用程式與遊戲業務發展經理張樂潮以及聖星科技創辦人盧育聖談談 Google 在 Play 商店做了哪些安全防護事項。

是不是因為 Google Play 是開放平台,所以容易出現惡意程式?

Google Play 的開放性吸引了許多開發者加入,在平台上打造出非常多樣性的應用程式以及服務,無法避免的其中也有惡意應用程式混入,不過這個惡意程式是不是因為 Google Play 的開放性才會出現呢?

對此,聖星科技創辦人盧育聖並不認為,開放式平台不一定危險、封閉式不一定安全,比方說 Linux 是開放式系統,Windows 和 Mac 都是封閉式系統,但是在談到哪個系統有比較多惡意程式時,大家通常都不會說是 Linux。

開放式原始碼可以說是把原始碼攤在陽光下檢視,確實有可能在其中發現漏洞,不過發現後也會積極維護和補漏洞,私密原始碼也有可能會出現隱藏十多年沒發現的漏洞,因此不論是開放式或是封閉式平台,都有其風險所在。

解密 Google Play 安全性迷思,開放式平臺會有比較多惡意程式嗎?

Google 對於維護 Google Play 的安全性做了哪些措施?

開發者在將 app 上架 Google Play 商店時,需要通過應用程式審查機制才能成功上架,審查機制是為了確保應用程式品質而存在,目標是可以降低惡意程式出現的機率,Google 透過機器學習方式強化審查的準確度,除此之外,Google Play 也有制定《開發人員計畫政策》以及《開發人員發布協議》規範,用以提供開發人員可遵循的規範,提升安全性。

Google Play 也有提供 Google Play Protect 安全防護功能,可以從裝置端以及雲端兩方面來保護使用者安全,Google 發現有超過四分之一的惡意程式是在手機離線時安裝的,Google Play Protect 會主動偵測並防護有害的應用程式下載和安裝,如果發現使用者安裝到惡意程式,app 就會自動被移除,這也是為什麼有時候使用者會發現某個 app 消失了。

解密 Google Play 安全性迷思,開放式平臺會有比較多惡意程式嗎?

根據 Google 統計,在 2020 年,Google Play 成功阻擋超過 96 萬個違反安全性政策的應用程式上架 Google Play,同時也禁止將近 12 萬個惡意程式的開發者帳戶,此外,2019 年更阻擋了高達 19 億次的惡意程式下載量。

解密 Google Play 安全性迷思,開放式平臺會有比較多惡意程式嗎?

開發者須慎選第三方開發工具

聖星科技創辦人盧育聖補充,開發者在開發 app 時也要特別使用第三方程式庫,盧育聖自己的經驗就是曾在第三方程式庫發現程式碼裡藏有病毒,或是會追蹤使用者的精確位置,因此開發者在使用第三方程式庫時,如果有提供原始碼,最好仔細檢查一下,如果沒有的話,就要慎選第三方合作單位,也要慎選軟體開發工具。 

解密 Google Play 安全性迷思,開放式平臺會有比較多惡意程式嗎?

使用者要注意開放的權限

在應用程式安裝時,會要求功能存取的權限,例如麥克風、相機、通訊錄等等,當開發者需要取得更多隱私權時,Google Play 會設定更嚴格的審查標準,同時使用者也要注意 app 存取的權限是否合理,若是不希望開放的話,就不要開放給 app 使用,此外,使用者也可以從系統中的隱私權檢查過去已開放的權限是否合理,升級到 Android 12 之後還能檢視 app 存取某權限的時長。

除此之外,使用者也可以透過設計比較複雜的密碼、在不同平台使用不同的密碼等方式來減少自己個資外洩的風險。 

解密 Google Play 安全性迷思,開放式平臺會有比較多惡意程式嗎?

 

 

加入T客邦Facebook粉絲團 固定链接 '解密 Google Play 安全性迷思,開放式平臺會有比較多惡意程式嗎?' 提交: December 14, 2021, 12:13am CST
Google 今日舉辦媒體活動,邀請 Google Play 應用程式與遊戲業務發展經理張樂潮以及聖星科技創辦人盧育聖談談 Google 在 Play 商店做了哪些安全防護事項。

Google 今日舉辦「Google Play 安全性」媒體活動,邀請 Google Play 應用程式與遊戲業務發展經理張樂潮以及聖星科技創辦人盧育聖談談 Google 在 Play 商店做了哪些安全防護事項。

是不是因為 Google Play 是開放平台,所以容易出現惡意程式?

Google Play 的開放性吸引了許多開發者加入,在平台上打造出非常多樣性的應用程式以及服務,無法避免的其中也有惡意應用程式混入,不過這個惡意程式是不是因為 Google Play 的開放性才會出現呢?

對此,聖星科技創辦人盧育聖並不認為,開放式平台不一定危險、封閉式不一定安全,比方說 Linux 是開放式系統,Windows 和 Mac 都是封閉式系統,但是在談到哪個系統有比較多惡意程式時,大家通常都不會說是 Linux。

開放式原始碼可以說是把原始碼攤在陽光下檢視,確實有可能在其中發現漏洞,不過發現後也會積極維護和補漏洞,私密原始碼也有可能會出現隱藏十多年沒發現的漏洞,因此不論是開放式或是封閉式平台,都有其風險所在。

解密 Google Play 安全性迷思,開放式平臺會有比較多惡意程式嗎?

Google 對於維護 Google Play 的安全性做了哪些措施?

開發者在將 app 上架 Google Play 商店時,需要通過應用程式審查機制才能成功上架,審查機制是為了確保應用程式品質而存在,目標是可以降低惡意程式出現的機率,Google 透過機器學習方式強化審查的準確度,除此之外,Google Play 也有制定《開發人員計畫政策》以及《開發人員發布協議》規範,用以提供開發人員可遵循的規範,提升安全性。

Google Play 也有提供 Google Play Protect 安全防護功能,可以從裝置端以及雲端兩方面來保護使用者安全,Google 發現有超過四分之一的惡意程式是在手機離線時安裝的,Google Play Protect 會主動偵測並防護有害的應用程式下載和安裝,如果發現使用者安裝到惡意程式,app 就會自動被移除,這也是為什麼有時候使用者會發現某個 app 消失了。

解密 Google Play 安全性迷思,開放式平臺會有比較多惡意程式嗎?

根據 Google 統計,在 2020 年,Google Play 成功阻擋超過 96 萬個違反安全性政策的應用程式上架 Google Play,同時也禁止將近 12 萬個惡意程式的開發者帳戶,此外,2019 年更阻擋了高達 19 億次的惡意程式下載量。

解密 Google Play 安全性迷思,開放式平臺會有比較多惡意程式嗎?

開發者須慎選第三方開發工具

聖星科技創辦人盧育聖補充,開發者在開發 app 時也要特別使用第三方程式庫,盧育聖自己的經驗就是曾在第三方程式庫發現程式碼裡藏有病毒,或是會追蹤使用者的精確位置,因此開發者在使用第三方程式庫時,如果有提供原始碼,最好仔細檢查一下,如果沒有的話,就要慎選第三方合作單位,也要慎選軟體開發工具。 

解密 Google Play 安全性迷思,開放式平臺會有比較多惡意程式嗎?

使用者要注意開放的權限

在應用程式安裝時,會要求功能存取的權限,例如麥克風、相機、通訊錄等等,當開發者需要取得更多隱私權時,Google Play 會設定更嚴格的審查標準,同時使用者也要注意 app 存取的權限是否合理,若是不希望開放的話,就不要開放給 app 使用,此外,使用者也可以從系統中的隱私權檢查過去已開放的權限是否合理,升級到 Android 12 之後還能檢視 app 存取某權限的時長。

除此之外,使用者也可以透過設計比較複雜的密碼、在不同平台使用不同的密碼等方式來減少自己個資外洩的風險。 

解密 Google Play 安全性迷思,開放式平臺會有比較多惡意程式嗎?

 

 

加入T客邦Facebook粉絲團 固定链接 '解密 Google Play 安全性迷思,開放式平臺會有比較多惡意程式嗎?' 提交: December 14, 2021, 12:13am CST
Facebook將集團名稱改名為Meta後,在他們的元宇宙許多架構都尚未成形之前,首先他們就要先花費 6000 萬美元購買Meta相關商標資產。

今年 10 月 Facebook 宣佈母公司更名為 Meta Platforms。Meta 已經向 VR、AR 投入巨資,它認為元宇宙會是行動網路的下一站。

Facebook將集團名稱改名為Meta後,在他們的元宇宙藍圖才剛剛浮現,許多架構都尚未成形之前,首先他們就要先花費 6000 萬美元從美國地區銀行 Meta Financial Group 手中購買相關商標資產。

6000 萬美元不是小數,由此可以證明 Meta 名稱對 Facebook 的意義。Meta 似乎已經認定元宇宙將會在未來幾年流行起來,然後為公司帶來可觀回報。

Meta Financial 提交的文件證實,一家來自 Delaware 的公司同意以現金購買企業名稱在全球的版權,價格 6000 萬美元,收購方名為 Beige Key LLC。但它沒有透露 Beige Key LLC 的所有者是誰。

Meta Platforms 新聞發言人說:「Beige Key 是我們的一家附屬企業,我們的確已經拿下商標資產。」MetaBank 新聞發言人也證實 Meta Platforms 參與交易。

Meta Financial 有一家子公司名叫 MetaBank,子公司提供儲蓄、貸款、信用卡、商業貸款等業務。Meta Financial 與許多機構有合作,比如政府機構、金融科技公司,向它們提供銀行服務。

元宇宙概念是在矽谷幾家公司的財報會議上突然出現的,它的構建需要企業合作,現在離元宇宙完全建成還有至少 10 年時間。

按照 Meta Platforms 新聞發言人的說法,在公司更名之前已經與 Meta Financial 有過商討。Meta Platforms 目前的估值約為 9330 億美元。

加入T客邦Facebook粉絲團 固定链接 '元宇宙還沒搭建到一半,Facebook 先花 6000 萬美元買 Meta 商標' 提交: December 14, 2021, 12:00am CST
Facebook將集團名稱改名為Meta後,在他們的元宇宙許多架構都尚未成形之前,首先他們就要先花費 6000 萬美元購買Meta相關商標資產。

今年 10 月 Facebook 宣佈母公司更名為 Meta Platforms。Meta 已經向 VR、AR 投入巨資,它認為元宇宙會是行動網路的下一站。

Facebook將集團名稱改名為Meta後,在他們的元宇宙藍圖才剛剛浮現,許多架構都尚未成形之前,首先他們就要先花費 6000 萬美元從美國地區銀行 Meta Financial Group 手中購買相關商標資產。

6000 萬美元不是小數,由此可以證明 Meta 名稱對 Facebook 的意義。Meta 似乎已經認定元宇宙將會在未來幾年流行起來,然後為公司帶來可觀回報。

Meta Financial 提交的文件證實,一家來自 Delaware 的公司同意以現金購買企業名稱在全球的版權,價格 6000 萬美元,收購方名為 Beige Key LLC。但它沒有透露 Beige Key LLC 的所有者是誰。

Meta Platforms 新聞發言人說:「Beige Key 是我們的一家附屬企業,我們的確已經拿下商標資產。」MetaBank 新聞發言人也證實 Meta Platforms 參與交易。

Meta Financial 有一家子公司名叫 MetaBank,子公司提供儲蓄、貸款、信用卡、商業貸款等業務。Meta Financial 與許多機構有合作,比如政府機構、金融科技公司,向它們提供銀行服務。

元宇宙概念是在矽谷幾家公司的財報會議上突然出現的,它的構建需要企業合作,現在離元宇宙完全建成還有至少 10 年時間。

按照 Meta Platforms 新聞發言人的說法,在公司更名之前已經與 Meta Financial 有過商討。Meta Platforms 目前的估值約為 9330 億美元。

加入T客邦Facebook粉絲團 固定链接 '元宇宙還沒搭建到一半,Facebook 先花 6000 萬美元買 Meta 商標' 提交: December 14, 2021, 12:00am CST
December 14, 2021
台灣光陽集團 KYMCO 今宣布投資美國哈雷大衛森旗下電動車子公司 LiveWire,投資金額達 1 億美元。

台灣光陽集團 KYMCO 今宣布投資美國哈雷大衛森 Harley-Davidson, Inc. 旗下電動車子公司 LiveWire,投資金額達 1 億美元。LiveWire 預計通過與公開交易之特殊目的收購公司 AEA-Bridges Impact Corp. 合併,於紐約證交所掛牌上市。光陽集團透過此次交易,在最終併購交易完成時將持有 LiveWire 約 4% 的股權。

LiveWire 的合併上市預估企業價值達 23.1 億美元,上市前的募資取得款項將為哈雷大衛森進入電動車市場的戰略計畫提供充分資金,並加速其市場開拓、產品開發、全球製造與銷售能力的提昇。其中,透過與 KYMCO 策略結盟,LiveWire 能受益於 KYMCO 的技術專業、製造能量、經銷網路、供應鏈基礎建設和全球物流能力,進一步使 LiveWire 成為一家純電動重機的產業領導企業,加速推動摩托車朝向電動化轉型。

光陽集團董事長柯勝峯表示:「我很高興光陽有機會與哈雷大衛森在電動重機領域攜手合作。LiveWire 有著來自哈雷歷史悠久的血統與二輪車文化中的指標意義。我相信透過與光陽的策略結盟,LiveWire 能夠加速電動機車產業的發展,帶動全球市場的產業轉型。光陽做為哈雷集團 LiveWire 唯一的策略夥伴,象徵著光陽電動車的技術能力深受國際肯定,同時也再次宣示我們進入全球電動重機市場的決心。」

光陽宣佈投資 1 億美元哈雷電動車品牌 LiveWire ,雙方略結盟推動摩托車電動化

LiveWire 在哈雷大衛森內部成立已有十年,並在 2019 年成為一個專門發展電動機車的獨立部門。承襲了哈雷大衛森的品牌血統「一個自由顛覆者的 DNA」,LiveWire 結合電動車領域十年經驗和世界上最受歡迎的機車傳奇品牌,全新打造一個引領產業轉型、專注於都會市場的全電動機車品牌。目前,LiveWire 已成為美國第一家上市的電動機車公司;LiveWire 以北美和歐洲市場為主,並計畫擴展到包含亞洲與其他地區市場。

加入T客邦Facebook粉絲團 固定链接 '光陽宣佈投資 1 億美元哈雷電動車子品牌 LiveWire ,雙方策略結盟推動摩托車電動化' 提交: December 14, 2021, 11:30pm CST
台灣光陽集團 KYMCO 今宣布投資美國哈雷大衛森旗下電動車子公司 LiveWire,投資金額達 1 億美元。

台灣光陽集團 KYMCO 今宣布投資美國哈雷大衛森 Harley-Davidson, Inc. 旗下電動車子公司 LiveWire,投資金額達 1 億美元。LiveWire 預計通過與公開交易之特殊目的收購公司 AEA-Bridges Impact Corp. 合併,於紐約證交所掛牌上市。光陽集團透過此次交易,在最終併購交易完成時將持有 LiveWire 約 4% 的股權。

LiveWire 的合併上市預估企業價值達 23.1 億美元,上市前的募資取得款項將為哈雷大衛森進入電動車市場的戰略計畫提供充分資金,並加速其市場開拓、產品開發、全球製造與銷售能力的提昇。其中,透過與 KYMCO 策略結盟,LiveWire 能受益於 KYMCO 的技術專業、製造能量、經銷網路、供應鏈基礎建設和全球物流能力,進一步使 LiveWire 成為一家純電動重機的產業領導企業,加速推動摩托車朝向電動化轉型。

光陽集團董事長柯勝峯表示:「我很高興光陽有機會與哈雷大衛森在電動重機領域攜手合作。LiveWire 有著來自哈雷歷史悠久的血統與二輪車文化中的指標意義。我相信透過與光陽的策略結盟,LiveWire 能夠加速電動機車產業的發展,帶動全球市場的產業轉型。光陽做為哈雷集團 LiveWire 唯一的策略夥伴,象徵著光陽電動車的技術能力深受國際肯定,同時也再次宣示我們進入全球電動重機市場的決心。」

光陽宣佈投資 1 億美元哈雷電動車品牌 LiveWire ,雙方略結盟推動摩托車電動化

LiveWire 在哈雷大衛森內部成立已有十年,並在 2019 年成為一個專門發展電動機車的獨立部門。承襲了哈雷大衛森的品牌血統「一個自由顛覆者的 DNA」,LiveWire 結合電動車領域十年經驗和世界上最受歡迎的機車傳奇品牌,全新打造一個引領產業轉型、專注於都會市場的全電動機車品牌。目前,LiveWire 已成為美國第一家上市的電動機車公司;LiveWire 以北美和歐洲市場為主,並計畫擴展到包含亞洲與其他地區市場。

加入T客邦Facebook粉絲團 固定链接 '光陽宣佈投資 1 億美元哈雷電動車子品牌 LiveWire ,雙方策略結盟推動摩托車電動化' 提交: December 14, 2021, 11:30pm CST

今年10月底,硅谷顶级科技公司 Facebook 宣布改名 Meta,让这个新名称的词源“元宇宙”(metaverse),一下子成为了整个科技行业最火的新概念。

一时间,各种“弄潮儿”行为此起彼伏。有人出了元宇宙的“第一本书”,有人成为了元宇宙“头牌分析师”,有人已经在卖元宇宙的知识付费课程……

就连斯坦福大学,都在这个学期推出了一门特别有元宇宙“味儿”的课程:

这门课的编号为 COMM166/266,课题为《虚拟人》,学生可以在自己的宿舍里,或者世界的任何地方,戴上 VR 头显,远程上课。最多的时候,可能有将近300名学生同时间出现在同一个虚拟的”课堂“上。

这些课堂,有可能是一个虚拟的博物馆,也有可能是一些更加生活化的场景,或者是地球上最少人去过的角落,比如火山口和海底暗礁。根据课程安排,所有学生今年一同在 VR 里完成的课时总长,将会超过3300小时……

更重要的是,COMM166/266 成为了斯坦福大学历史上第一门完全在 VR 里进行的课程。

斯坦福大学传播学教授 Jeremy Bailenson 表示:“在这门课里,学生可不是偶尔玩玩 VR。事实上,VR 将成为我们这堂课的基石。”

快20年的老课,这次有了新意

Bailenson 教授也是斯坦福虚拟人交互实验室 (Virtual Human Interaction Lab, 简称 VHIL) 的发起人和总监。他从2003年就开始在斯坦福大学教《虚拟人》这堂课了。

据 Bailenson 介绍,《虚拟人》是斯坦福大学关于 VR 技术的“旗舰课程”。学生们并且完全在 VR 环境里完成课程,这还是头一次。今年,他们终于能够在一个真正的虚拟空间里,扮演货真价实的“虚拟人”了……

“从来没人组织过上百名学生,在几个月的时间里,一起戴着 VR 头显,遨游在虚拟的空间里。据我了解,在虚拟现实,在教育的历史上,这样的事情从未有过,”Bailenson 表示。

“在别的学校,可能有一堂课十来人一起用 VR。而在我们这堂课上,会达到数百人的规模,我们有超过一半的时间都会在 VR 里度过。在这堂课上,我们将要突破 VR 体验的规模边界。”

VR 正在越来越受欢迎,据统计,使用中的 VR 设备系统数量,仅在美国就超过1000万台。

而 COMM166/266 课程,将让学生从流行文化、工程、行为科学、传播学等多个不同的角度,对 VR 这项很快就将随着元宇宙的爆红而成为主流的技术,实现更加深入的了解。

课上会用到的 VR 场景也五花八门。

有博物馆:

 图片来源:VHIL 图片来源:VHIL

有实验室,学生可以一起在虚拟的空间里做实验:

 图片来源:VHIL 图片来源:VHIL

有“虚拟实景”的实地考察,学生们可以在这里,通过 360° 全景视频的方式,观看海底珊瑚礁逐渐被人类活动摧毁的样子:

 图片来源:VHIL 图片来源:VHIL

还可以在虚拟环境里上体育课……

 图片来源:VHIL 图片来源:VHIL

学生自己在 VR 里创建的空间:

今年很多斯坦福学生都报名了这一课程。最后入选的263名学生,来自经济学、传播学、人类学、计算机、比较文学、心理学、社会学、政治学等,系别多样性非常高。

更厉害的是,每一位入选 COMM166/266 的学生,都可以在斯坦福校园领到一台 Oculus Quest 2 头显以及配套的双手柄。那些不在本地的学生,学校也会把设备给他们寄过去:

课程的设计很有意思:它更强调从实践中学习,要求学生们更多体验和参与 VR 场景,甚至自己设计场景。这堂课的核心,就是让学生能够在一个全新的、虚拟的、可交互的环境里,去感受那些过去只能在书本上学到的东西。

比如,当我们谈论种族歧视的时候,无论教师再怎么讲解,一个白皮肤的人也很难切实体会到有色人种日常所经历的种种歧视。而在 COMM166/266 的课程当中,就有这么一节课,场景是斯坦福大学 VHIL 和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学教授 Courtney Cogburn 教授共同设计的。

这节课名叫“1000 Cut Journey”,之前作为 VR 沉浸式体验内容,曾经在 Tribeca 电影节上备受关注。在这节课上,学生扮演一位名叫 Michael Sterling,亲身体验他从小到大所经历过的,各种各样的种族歧视行为。

是让学生在虚拟空间里扮演黑人,亲身体验一位黑人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受到的各种各样的歧视。

计算机系学生 Allison Lettiere 表示,在此之前,自己对 VR 的刻板印象是只能用来玩游戏。而在上过这堂课之后,她发现,VR 也很适合用来打造一种更加身临其境的体验,帮助人们建立共情,这对于她所关注的技术无障碍方向非常重要。

明年即将毕业的学生 Hana Tadesse 也对 COMM166/266 评价很高:“亲身体验是了解事物的最佳方式,而这堂课真的做到了这一点。”

一开始为了应对疫情,如今 VR 上课已成元宇宙敲门砖

自从2003年《虚拟人》课程在斯坦福大学创立,VR 硬件一直是该课程的一部分,不过在过去,通常是由助教和学生志愿者来进行演示,同时使用的人数,以及多人共享的 VR 空间的规模,从来没有像今天这么大。

然而在去年,新冠疫情突然袭来。和美国很多大学一样,斯坦福大学所有课程都不得不采用远程授课的方式进行。

新冠带来了挑战,也带来了机遇。Bailenson 教授意识到,虽然疫情让同学们无法在物理空间里相见,自己已经研究了几十年的 VR 技术,反而可以在疫情时代把同学们重新聚在一起。

“更重要的是,在远程授课了一年多之后,大家真的已经受够了 Zoom 了,”教授表示,有了 VR 技术,大家终于“打破”了 Zoom 的网格画面,尝试了大量和过去完全不一样,并且非常令人兴奋的东西。

(Bailenson 教授的实验室也发布过 Zoom 疲劳方面的研究报告)

为了进一步打造强互动性的课堂体验,COMM166/266的助教还会频繁组织小组讨论。学生们通过 VR 虚拟人化身的方式,一起站在一个虚拟的空间里——这种体验引入了空间维度(尽管仍然是虚拟的),比学生们之前在 Zoom 里上课和开会的体验要更容易代入、更不容易疲劳。

虽然上课还是要开着 Zoom,但你也能看到大家在 VR 里玩的多么开心了  图片来源:VHIL虽然上课还是要开着 Zoom,但你也能看到大家在 VR 里玩的多么开心了  图片来源:VHIL

这堂课已经在斯坦福大学如火如荼地展开,它的受欢迎程度,也正好映射了“元宇宙”作为一个新的流行技术概念,现如今在斯坦福大学之外的硅谷科技行业有多么时髦。正如文章开头提到,硅谷顶梁柱级别的公司 Facebook,甚至改了自己的名字,只为了证明自己“all in”元宇宙的决心。

“我们这堂课就是元宇宙,”Bailenson 说道,“这堂课就是构建元宇宙的标准范例,我们的课程涵盖了硬件、软件、内容,以及人,并且我们的目标,就是构建持久的、充满了虚拟人的空间和场景,并且真的使用它们来达成(教学)目标。”

Jeremy Bailenson 教授Jeremy Bailenson 教授

这位教授更长远的目标,就是让学生尽快、更加深入地熟悉 VR,毕竟它已经奠定了作为元宇宙核心技术之一的地位,将在未来的元宇宙时代成为关键的传播工具和载体。

在 Bailenson 教授看来,对于 VR 技术来说,今天可能也是决定未来几十年科技走向的关键时间点。在此时此刻,让斯坦福大学的学生们了解、熟悉、掌握 VR 技术——进而,他们就可以延续硅谷创新的路径,用 VR 技术去推动科技的进步。

“从21世纪初,到今天,VR 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我相信在斯坦福学生的手中,它还将继续开花结果。”Bailenson 教授表示。

*注:封面图来自于 Ula Lucas for Stanford Daily,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果不同意使用,请尽快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删除。

固定链接 '斯坦福抢开“元宇宙”第一课,上起来还真不便宜' 提交: December 14, 2021, 11:29pm CST
AMD今天官方宣佈,將於2022年1月4日星期二23點舉辦2022年線上新品發表會。

AMD今天官方宣佈,將於2022年1月4日星期二23點舉辦2022年線上新品發表會。AMD公司總裁兼首席執行長蘇姿丰博士(Dr. Lisa Su)將會主持本次發布會,重點介紹即將推出的AMD Ryzen處理器、AMD Radeon顯卡,以及相關創新和解決方案。

AMD沒有透露更多產品細節,但毫無疑問,處理器將會有兩大系列,一是桌機的Ryzen 6000系列,代號Vermeer S,在現有7nm Zen3架構的Ryzen 5000系列基礎上,3D堆疊額外的快取,遊戲性能平均可提升15%。

二是行動端的Ryzen 6000H/6000U系列,代號Rembrandt,預計CPU架構升級Zen3+,GPU架構升級RDNA2,製程也升級6nm。

至於Zen4架構,之前預計要到明年底,最新曝料稱可能會提前到明年年中,或許會在Computex 2022台北電腦展上推出。

顯卡方面,確定會宣佈入門級的RX 6500 XT、RX 6400,當然上市還要一段時間,而且應該還有更多產品。

本屆CES 2022大展期間,Intel將會推出12代酷睿桌面版非K系列型號、筆電行動版,並宣佈Alchemist Arc遊戲顯卡。

NVIDIA則有望推出RTX 30系列的更多型號,包括桌機版、行動版。

加入T客邦Facebook粉絲團 固定链接 'AMD宣佈2022年CES線上新品發表會日程,處理器、顯卡齊更新' 提交: December 14, 2021, 11:19pm CST
AMD今天官方宣佈,將於2022年1月4日星期二23點舉辦2022年線上新品發表會。

AMD今天官方宣佈,將於2022年1月4日星期二23點舉辦2022年線上新品發表會。AMD公司總裁兼首席執行長蘇姿丰博士(Dr. Lisa Su)將會主持本次發布會,重點介紹即將推出的AMD Ryzen處理器、AMD Radeon顯卡,以及相關創新和解決方案。

AMD沒有透露更多產品細節,但毫無疑問,處理器將會有兩大系列,一是桌機的Ryzen 6000系列,代號Vermeer S,在現有7nm Zen3架構的Ryzen 5000系列基礎上,3D堆疊額外的快取,遊戲性能平均可提升15%。

二是行動端的Ryzen 6000H/6000U系列,代號Rembrandt,預計CPU架構升級Zen3+,GPU架構升級RDNA2,製程也升級6nm。

至於Zen4架構,之前預計要到明年底,最新曝料稱可能會提前到明年年中,或許會在Computex 2022台北電腦展上推出。

顯卡方面,確定會宣佈入門級的RX 6500 XT、RX 6400,當然上市還要一段時間,而且應該還有更多產品。

本屆CES 2022大展期間,Intel將會推出12代酷睿桌面版非K系列型號、筆電行動版,並宣佈Alchemist Arc遊戲顯卡。

NVIDIA則有望推出RTX 30系列的更多型號,包括桌機版、行動版。

加入T客邦Facebook粉絲團 固定链接 'AMD宣佈2022年CES線上新品發表會日程,處理器、顯卡齊更新' 提交: December 14, 2021, 11:19pm CST
「2021台灣最佳國際品牌價值」公布榜單,面對國際政經情勢動盪與新冠疫情再起衝擊,台灣品牌仍展現強勁爆發力,總體品牌價值成長13%,締造近十年來成長率新高。

「2021台灣最佳國際品牌價值」公布榜單,面對國際政經情勢動盪與新冠疫情再起衝擊,台灣品牌仍展現強勁爆發力,總體品牌價值成長13%,締造近十年來成長率新高。

2021年台灣最佳國際品牌前25名總體價值達117.06億美元,各領域品牌均呈正成長態勢,其中電子消費品、科技及運動健康領域品牌展現高達兩位數的成長幅度,華碩更憑藉亮眼表現重回榜首,顯見在多重挑戰下台灣品牌以「BREAK.THROUGH」的精神逆勢躍升的堅強實力。

2021台灣25大國際品牌曉,總體品牌價值成長13%創新高

蔡英文總統今日以錄影方式為活動致詞,肯定台灣品牌表現。蔡總統表示,過去一年多以來,受到疫情的影響,全球經濟呈現衰退,但是台灣品牌在逆境中展現韌性,表現相當亮眼。面對後疫情時代,政府會加緊腳步,全力推動經濟發展,期望企業與政府一起打拚,提升產業的競爭力,持續在國際市場上擦亮MIT的招牌。

2021台灣25大國際品牌曉,總體品牌價值成長13%創新高

經濟部王美花部長表示,今年台灣25大國際品牌不畏疫情,創下近十年最好的成長表現,值得肯定。在台灣企業不斷提升品牌價值的同時,政府會成為企業堅強的後盾,積極加入國際經貿組織、推動能源轉型政策,與企業攜手將台灣品牌成功打入全球市場。

2021台灣25大國際品牌曉,總體品牌價值成長13%創新高

隨著疫情與國際經貿角力造成全球產經結構巨變,企業經營形態與消費者行為正面臨不可逆的轉型,於此同時也為產業帶來新的機會。今年在疫情影響下電子消費品的升級需求帶動華碩、宏碁、微星、威剛等品牌價值大幅成長,技嘉更強勢重回榜單。

科技領域品牌也不遑多讓,聯發科、趨勢、台達電積極布局5G、AIoT,成就強勁成長動能。全球供應鏈重組下,工業製造品牌推進智慧自動化升級,如上銀積極跨入高科技領域,鏈條大廠桂盟更以優異表現一舉入榜。

今年品牌價值調查結果,歸納出台灣產業趨勢關鍵字「BREAK」,代表傳統商業模式因應破壞式創新發展的五大趨勢,分別是「B」uild,建構智慧轉型下的營運新形態;「R」edefine,重新定義產業鏈價值,打造新競爭優勢;「E」volution,運用數位轉型強化體驗,加速企業進化;「A」gility,洞察消費需求,快速調整發展策略;「K」eep stable鞏固品牌核心競爭力,保持企業穩健營運與布局。

2021台灣25大國際品牌曉,總體品牌價值成長13%創新高

另外也歸納出台灣品牌轉型關鍵字「THROUGH」,代表七個影響品牌轉型突破的重要關鍵,分別是信任感(「T」rust)、健康(「H」ealthy)、彈性(「R」esilience)、機會(「O」pportunity)、獨特競爭力(「U」nique)、永續發展(Green)與充滿希望的企業形象(「H」opeful)。

時值全球經濟重啟的關鍵時刻,台灣企業在進行轉型升級的同時,也需將過往「業務導向」模式轉為「品牌思維」發展,利用品牌的力量驅動商業價值的增長,以「BREAK.THROUGH」的精神在變局中積極建立突破契機,蓄勢開創新局,成為具備更高影響力的國際品牌。

加入T客邦Facebook粉絲團 固定链接 '2021台灣25大國際品牌揭曉,總體品牌價值成長13%創新高' 提交: December 14, 2021, 11:00pm CST
小米在 2021 年第二季已成為全球智慧手機市場第二大品牌,而且市佔率跟第一的三星相當接近。看起來好像表現不錯,不過,小米在中國市場的銷售似乎已經敲了警鐘。

小米在今年7月,根據市場調查機構 Canalys 最新發表的報告,小米在 2021 年第二季已成為全球智慧手機市場第二大品牌,而且市佔率跟第一的三星相當接近。看起來好像表現不錯,不過,小米在中國市場的銷售似乎已經敲了警鐘。

據小米2021年Q3季度財報披露,該季度小米營收780.6億元( 人 民幣,以下未註明則同 ),同比增長8.2%;利潤7.89億元,同比下降84%;經調整後淨利潤51.7億元,同比增長25.4%。其中,佔據營收61.3%的手機業務,營收478億元,同比增長0.5%,環比下降19.1%。出貨量與今年Q2相比,減少900萬部,環比下降17%;與去年Q3相比,同比下降5.8%。

在市場佔有率方面,據調研機構Canalys統計數據顯示,中國國內手機市場,過去三個季度,小米市場佔有率分別為14.6%、16.8%、14%,Q3季度市佔率為最低點,排名次於vivo、OPPO、榮耀,位於第四。全球來看,小米手機市佔率分別是14.1%、16.7%、13.5%,亦位於最低位,排名從第二位跌至第三名,次於三星、蘋果。

對此,小米財報會議上,小米總裁王翔將小米手機出貨量不理想歸咎於供應鏈短缺,以及蘋果新品iPhone 13的衝擊,「iPhone 13出貨量強勢,晶片短缺,綜合原因造成小米手機出貨量減少1000萬至2000萬部。」

而背後真正的原因又是怎樣?

小米手機怎麼不好賣了?

Canalys研究分析師劉藝璇表示,小米在今年Q3季度出貨量下跌,產品減產,的確受到了晶片供應不足的影響。目前,亞太、西歐、拉美市場對小米產品有需求。供應的連續性對通路關係格外重要,接下來兩個季度,小米要優先解決供應通路的問題。

「供不應求目前是手機市場的主旋律,OPPO、vivo、榮耀、三星,甚至蘋果都面臨這個問題,但今年Q2三星手機是缺貨最嚴重的,Q3供應稍有所緩和。」劉藝璇認為手機廠商缺晶片是行業共性。

一位接近vivo的人士表示,和蘋果缺芯不同,他從來沒有聽說過中國國內手機廠商邊緣晶片缺貨,大部分手機廠商有多個貨源供貨,之前也有囤晶片。如果缺晶片應該也主要集中在高階、旗艦SoC晶片上。

手機業內人士李牧認為,從他與OPPO、vivo等手機廠商的溝通來看,手機廠商銷量不振可能與中國國內整個手機市場萎縮有關。但李牧更認為小米手機Q3出貨量下滑,歸因於晶片供應不足,是一套公開的說辭。

「供應鏈緊張是小米手機出貨量減少對外公開的最好說辭和理由。但實際上,小米今年的手機產品比較平平無奇,小米11系列在Q3期間還出現了品質問題(CPU虛焊導致燒WiFi)等等,多個方面影響了銷量。」

「今年小米沒有出現很好的爆款產品。像不久前,小米針對女性使用者群體的推出的小米Civi系列,以及首款螢幕下鏡頭手機MIX 4,最終還是沒有被消費者認可,沒火起來。」長穩商學院院長王長穩認為,小米手機今年推出的手機型號很多,但沒爆品,造成小米今年產品都很平庸,影響了手機出貨量。

此外,小米在高階市場也沒有獲得很大突破。在王長穩看來,小米可能還需要三至四代產品的更新,才能有望破局高階。「今年,小米高階手機產品以及整個手機新品一起形成的拉動力不夠。」

但小米集團公關對小米手機產品表現不佳導致需求降低表示否認,其在回覆時表示,小米在全球主要市場需求強勁,從供需角度來看,產品需求更強,顯得更加缺貨。從全球角度來看,境外市場出貨量佔比更高,需要平衡全球100多個市場的供貨需求。

殷鑑不遠:小米的2016年

實際上,這不是小米出貨量下滑最嚴重的時刻,上一次小米曾出現大幅度下滑是在2016年。

2015年,小米還處於顛峰時刻,據小米官方數據顯示,小米全年手機出貨量達7000萬部,連續第二年排名國內手機市場第一。但2016年,小米迎來最大危機,據IDC數據披露,該年小米手機出貨量4150萬部,同比暴跌36%。排名位於主攻線下通路的手機廠商OPPO、華為、vivo、蘋果之後,第五位。

也就是在這一年,小米遇到前所未有的「至暗時刻」。

據小米官方授權傳記《一往無前》的說法,小米手機出貨量遭遇滑鐵盧,有外因、內因兩個方面,外因主要是線上銷售手機存在天花板,手機屬於注重實操的大額消費品,更多消費者需要體驗、試用後購買,小米則線上下渠道佈局甚少,給OPPO、vivo更多市場空隙。

內因主要是,小米對手機供應鏈把控能力不強,雷軍沒有親自深度參與到供應商環節,導致供貨不足,重新回到機海模式中,一年推出14款手機,增加了研發和維修成本。

除了小米總結的原因,旭日大數據董事長孫燕飈認為,手機廠商需要三大能力,產品研發、品牌能力、通路銷售能力,2016年小米預估銷量與實際銷量出現巨大偏差,主要還是產品品質出現不同程度的問題。

據媒體公開報導,2016年年初,小米4C手機邊緣觸控專利虛假宣傳,導致被中國工商部門罰款3萬元,紅米Note3全網通出現WiFi斷流問題,後續還包括小米5s超聲波指紋識別準確率問題,小米Note2搭載的LG OLED曲面螢幕出現發黃、顆粒感重、解析度差等等問題。

外媒《財富》甚至在2016年6月就發文認為,小米手機出貨量不及預期,或因為手機品質不穩定問題導致銷量急劇下滑。

不過,在2017年,小米扭轉了這一局面,手機出貨量達到約9200萬台。

「小米出現逆襲,主要是2016年雷軍提出了新零售概念,佈局線下商店,後期周邊AIoT產品反過來又拉動了手機的銷售。從SKU角度來看,小米最為成熟,不像其他手機廠商‘填鴨式’銷售。特別是小米在中國手機業中開啟了大商圈、Mall銷售模式,較為成功。此外,與電信商合作也帶來一定幫助。」參與過2017年小米河南鄭州線下渠道試驗區的王長穩說。

當然,2016年小米銷量下滑與如今小米出貨量下跌所處的市場環境不同。

劉藝璇表示,第一,2016年時,小米重度依賴中國市場,85%出貨量需要依靠國內,國內單一市場的動盪對小米影響較大;第二,彼時,華為正處於高速發展時期,對其他手機廠商衝擊之大。兩個因素隨著小米目前國際化進程與華為遭遇晶片代工封鎖,已經完全發生了改變。畢竟,2021年Q3,小米75%出貨在海外市場。

不過,華為的空缺並沒有讓小米獲利最大,除蘋果之外,OPPO、vivo,甚至後來者榮耀,都開始搶奪或「收復」華為所在的市場,並衝擊手機高階市場。

小米手機有沒有創新力?

「本質是小米自身的問題,說明創新能力不足,產品沒有說服力,亦缺乏品牌能力。」盧偉冰前同事、某手機品牌前高層說。

電信分析師馬繼華表示,今年,小米手機並沒有體現出高人一籌的設計和應用水準,一直還是深陷於同質化的價格戰中,受到同行新機或者行銷活動的衝擊會長期存在,出貨量波動區間也比較大。

今年小米產品推陳出新頻率很高。一位行業人士表示,小米發佈會過於密集和緊湊,有時候上午剛發佈完一款新品,緊接著下午又有新產品發佈會。

從發佈會看來,小米手機今年依然主打「黑科技」、「Android之光」,推出首款摺疊螢幕手機MIX FOLD、小米11 Pro、小米11 Ultra、小米11 青春版、小米MIX4、Redmi K40、小米Civi等等產品。比如,MIX4主打CUP全螢幕( 螢幕下鏡頭 ),AMOLED微曲面螢幕;小米11 Pro和11 Ultra主打大杯和超大杯( 配置最高 );Civi聚焦女性使用者,主打美顏攝影。

曾經是小米11 Pro使用者,後因燒WiFi轉為華為使用者的米粉郭品,認為自己有點虧,小米11 Pro首發時,郭品以5000多元(人民幣)價格購入,幾個月後,小米11 Pro價格迅速跳水降價至4000多元。

「有時候,手機配置再高也沒有太多用途,消費者還是關注手機品質與保值問題。我現在用的手機是麒麟990晶片,而小米現在的配置都是驍龍888處理器,單看處理器會覺得小米應該非常不錯,然而,小米的高更新率就比較卡頓,其他所有高級功能都會帶來較高的發熱,還有邏輯性卡頓。」

而對比其他手機廠商來看,小米手機欠缺後勁。

中國手機整體缺乏創新力

當然,除了產品能力,以及通路的變革之外。手機業整體創新乏力或許是所有手機廠商共同面臨的問題,而小米如何在“微創新”的主旋律下碾壓競爭對手,值得小米進行更多探索。

「目前來看,手機市場一直沒有一個革命性的新技術,應該說大家都在微創新。比如性能更強大了,拍照技術更優秀。但是關係到手機核心,如續航能力、AI智慧化體驗,並沒有出現突破和革新。所以,手機廠商之間,尤其是Android手機廠商差異化不明顯。」手機業人士吳茂林說,手機品牌和技術,從高到低容易,從低到高難,小米包括國內手機廠商未來的關鍵還在於品牌與技術兩個維度。

小米集團公關認為,小米打造高階手機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任何一個高階的戰略都需要多年的爬坡。今年是小米做高階的第二年,小米會堅持技術立業,不斷打磨高階產品力,同時拓展線下渠道,配合品牌力逐步提升,進一步站穩高階市場。

「中國大陸定價在3000元人民幣及以上和境外定價300歐元及以上的高階機出貨量在2021年前9個月接近1800萬台,遠超去年全年1000萬台的量級,前三季度高階手機佔比超過12%;智慧手機ASP持續提高,Q3同比提升6.7%。」

對於即將迎來的2021年Q4表現,小米官方總結道,今年小米做了更為清晰的產品線規劃,用不同品牌、系列針對細分市場進行佈局,實現使用者群體的破圈,同時針對不同人群打通產品、行銷和銷售各個環節。使用者拉新能力不斷增強,今年以來推出的一系列新品帶來的新使用者佔比均超過50%,例如MIX FOLD新使用者佔比超過70%,小米Civi吸引的女性使用者佔比也超過了50%。

小米官方引用中金公司分析師數據表示,隨著小米持續拓展線下通路數量,並繼續推進高階化戰略,其智慧手機出貨量和收入將持續增長,預計2021年小米智慧手機出貨量將達1.9億台,帶動收入同比增長33%。

不過,儘管小米信心滿滿,但在當前市場環境下,小米手機能否實現持續增長,尚是未知數。

參考資料:
  • 《小米線下渠道生變:“拋棄”專營店,商家續簽需再投80萬》,來源:界面新聞
  • 《Can Xiaomi Live Up to Its $45 Billion Hype?》,來源:Fortune
  • 《小米線下提速:渠道商每週“報店”數百個,與華為、OV競爭膠著》,來源:搜狐科技

 

  • 本文來源:36kr
加入T客邦Facebook粉絲團 固定链接 '從財報看,小米手機在中國開始賣不動了?' 提交: December 14, 2021, 10:30pm CST

  近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负责人约谈新浪微博主要负责人、总编辑,针对近期新浪微博及其账号屡次出现法律、法规禁止发布或者传输的信息,情节严重,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责令其立即整改,严肃处理相关责任人。北京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对新浪微博运营主体北京微梦创科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依法予以共计300万元罚款的行政处罚。2021年1月至11月,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指导北京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对新浪微博实施44次处置处罚,多次予以顶格50万元罚款,共累计罚款1430万元。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负责人强调,网站平台应当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健全信息发布审核、公共信息巡查、应急处置等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其用户发布信息的管理,不得为违法违规信息提供传播平台。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将坚持依法管网治网,进一步强化监督管理执法,压实网站平台依法办网的主体责任,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维护网络空间天朗气清。

  对此,新浪微博回应称:微博站方诚恳接受主管部门批评,认真落实整改要求,坚决履行好主体责任,不断提升生态治理水平。按照主管部门要求,成立整改落实工作小组,从以下两方面发力: 一是推进软色情整治专项治理。从人工策略和机器策略双管齐下展开治理,对软色情信息进行有效识别与拦截,对违法违规账号严肃处置。

  二是推进同质化恶意营销专项治理。站方已经制定《微博MCN运营管理规范》、《刷量营销违规行为界定及处罚措施》;“同质化恶意营销”的产品识别模型近期上线,将进一步提升审核与处置效率。 微博平台愿与广大用户携手,共建清朗网络空间。

  来源:“网信中国”微信公众号

固定链接 '网信办约谈并处罚新浪微博' 提交: December 14, 2021, 9:18pm CST

2021年12月1日,高通正式发布了全新一代骁龙8移动平台。在新的命名规则下,Kryo CPU、Adreno GPU、Spectra ISP以及Hexagon处理器都舍弃掉了之前处理器代号+数字的命名方式。这次改名,既可以说是高通对于骁龙芯片各个部件的一次全方面的梳理,也是一次挥别过去的大幅度升级。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骁龙8系的ISP处理器都是14-bit双ISP,2020年推出的骁龙888则发展到14-bit三ISP,支持三个摄像头同时进行拍摄。

骁龙8的Spectra ISP的位宽从14-bit ISP升级为18-bit三ISP,可以处理的影像数据量提升了恐怖的4096倍,同时新增了独立的第四颗低功耗ISP隐藏在传感中枢负责面部识别。而由新一代Adreno GPU、Hexagon处理器、Kryo CPU和第3代高通传感器中枢构成的第7代高通AI引擎,推理速度比前代快了4倍。

这一切的提升,用户能体感到的最直观的表现之一,就是未来搭载骁龙8芯片的手机,摄影能力将会得到一次质变的提升。

定义专业级影像系统

18bit ISP对于大部分人来说都是一个很少接触到的指标。一方面是因为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手机SoC的ISP都是保持在14bit ISP没有变化,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对于手机来说14bit ISP 似乎日常使用已经够用,大家也就没有提升ISP位宽的期待。而这次高通推出的18bit ISP,可以说是为专业摄影以及8K视频而生,相信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18bit都将作为手机的标准配置出现。

所谓18bit ISP,可以简单的理解为拥有更高处理精度的ISP处理器,能负载的数据量更多。在14bit ISP 的时候,三原色每种颜色都会有2^14种变化,可以组合出(2^14)^3种色彩,而18bit 的ISP的数据量则是(2^18)^3,实现了4096倍的数据量暴增。

而精度提升最直接的感受就是色彩更加丰富,各个颜色之间的过渡更加的平滑。在从8bit色彩空间进入到10bit色彩空间的时候,便经历过一次从1600万色到10亿色彩的进化。14bit的ISP也是为10bit色彩空间所量身打造。

目前Camera Sensor普遍输出的也是10bit bayer RAW数据。10bit bayer RAW数据在进入到ISP后,会被处理成14bit的数据进行运算以及后续模块处理,得以实现更高的计算精度,从而提升图像质量。

而18bit ISP 的使用,能为更高的bit的数据提供空间。目前常用的HDR 10和HDR 10+的标准色深为10bit,而Dolby Vision在标准要求中至少支持12bit的色彩深度。18bit的ISP可以说让手机拍摄Dolby Vision的视频成为了可能。安卓手机在未来也将能成为专业摄影设备中的一员。

与位宽的提升相匹配的是更宽的数据通路,也就是一次能并行传输的数据更多,使得更高曝光的范围内融合多幅图像能力得到增强。例如可通过10bit Sensor在暗光区域进行长曝光,在明亮区域进行短曝光和长曝光,最终合成一副18bit HDR的高品质图像。同时18-bit ISP将额外增加4个比特动态范围,使得图像最暗和最亮的部分看到更多细节。

手机拍照与相机拍照最大的不同,就是手机按一次拍照按钮,并非只拍了一张照片,而是同时记录了不同曝光条件下的多张照片,最终通过算法合成为一张照片来提高单张照片的质量。所谓的夜景模式,也是通过这种方式实现。

过去,高通的低光多帧引擎能够拍摄六张画面合成为一张画面明亮无噪点的照片。而这次18-bit ISP将多帧引擎升级为“超级多帧引擎”,能够捕获30张画面进行合成。未来安卓手机的夜景模式也会得到巨幅的提升。

同时,超低光环境的适应性增强后,更能够自如的拍摄暗光环境下有运动物体的场景。Spectra ISP可以通过超级多帧引擎获取的30张画面追踪运动物体计算其运动轨迹,以实现清晰的画面

值得一提的是,18bit ISP也将支持18-bit RAW文件的导出,后期调色空间将更加丰富,种种改善都在预示着,高通正在将手机影像系统朝着专业级别的方向打造。

除了拍照能力的增强外,18bit ISP也让视频拍摄能力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之前14bit ISP已经能够实现每秒捕捉27亿像素能力,而18bit ISP可做到每秒捕捉32亿像素,速度同比提升19%。每帧8K视频的像素数量约为3300万,而每秒32亿像素意味着单颗摄像头可以支持30fps捕获1.08亿像素的画面,或是支持三颗摄像头每颗分别以30FPS捕获3600万像素的画面。

新的Spectra ISP在实际上已经可以处理高于8K的数据流。

这些多出来的数据并非是浪费掉的性能。在进行8K视频拍摄的时候,如果画面出现抖动,这些“多余”出来的画面数据,将被裁剪掉,来保证8K视频本身画面的稳定。18-bit ISP的超大带宽支持用同一图像传感器同时拍摄每帧3300万像素的8K视频和拍摄6400万像素的照片。这样,当用户拍摄精彩瞬间时,不必在8K高清视频和6400万像素高清照片之间进行选择。

为了使Sensor和ISP能够更好的协调合作达到专业级标准,高通与作为全球主要的手机Sensor制造商之一的索尼成立了联合实验室。除了更加完善骁龙8平台的影像技术之外,还有两个非常值得期待的动作:打造联合原型产品、开发针对骁龙平台优化的Sensor。

在与高通深度合作的前提下,本就以顶级拍照体验为卖点的索尼Xperia系列手机或将向着更专业的级别靠近,而非只是 “微单”的水平。

用AI“超越”单反相机

对于ISP来说,要做的事情有很多。从Sensor接收到的数据后,ISP要完成镜头矫正、坏像素矫正、颜色插值、Bayer 噪声去除、 白平衡矫正、 色彩矫正等等一系列步骤,这是大部分相机ISP的固定流程。

而对于采用高通芯片的手机来说,不仅ISP要对影像数据进行处理,AI引擎也在其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每一次人脸检测、相机拍照、摄影,都几乎调动了整个SoC。

高通的AI引擎由Adreno GPU、Hexagon处理器、Kryo CPU和传感器中枢共同构成,定义为一整套处理器协作系统,并非某一个单独的芯片来完成AI的工作。Hexagon张量运算处理器作为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性能在这次得到了巨幅的增强,配合共享内存的提升,让第7代的AI引擎实现400%的同比提升。

Coms作为模拟信号设备,很难采用更高精细度的工艺。我们常说“底大一级压死人”,现在一些1英寸(12.8 x 9.6 mm)的“大底”似乎让手机能接近相机,毕竟像是索尼黑卡或是尼康G9X这样的卡片机也是1英寸的Coms。但能称之为“专业”的相机,至少也是APS-C画幅起步,Coms的面积是1英寸的4倍,更别说专业相机标配的全画幅(36 x 24 mm)Coms了。

摄影是光的艺术。除了Coms的尺寸之外,镜头也是限制手机成像的重要因素。而AI的加入,正是手机与相机最大的区别,也是手机能在最终成像效果上接近或超越相机的唯一出路。

随着新18bit ISP的推出,高通也重构了摄影算法,让AI成为了手机摄影的底座。

新的骁龙8利用AI实现了实时人脸识别,让人脸识别变得更加精准。更精确的人脸识别,也驱动了曝光、对焦和白平衡的准确,因此在更复杂的照明条件下,用户都能更准确地对焦,获得更好的对比度和更准确的肤色。

为了让面部细节更加丰富,新Spectra ISP的人脸特征引擎可检测到300个特征点,同时利用神经网络对眉毛、嘴唇、下颌线等更多的人脸特征进行训练,让手机镜头能理解用户的情绪,产生更多玩法。

目前被广泛使用的超广角其实是实现精准人脸识别的一个阻碍,因为通过超广角镜头拍摄人像时,发生的畸变会导致人脸变小。新Spectra ISP在之前超广角矫正畸变的基础上,加入了色差矫正的功能。色差是镜头边角处颜色的畸变。它会给拍摄对象一个虚假的色彩轮廓,并破坏锐度和边缘细节。

而AI加入后对超广角的优化,也产生了很多有意思的新功能。高通的研发团队开发了一套新的摄像头解决方案,能够拍摄类似全景图像的画面,即拍摄一次无需等待照片拼接便可获得无畸变且达到极宽的140度视场的照片,而超广角镜头普遍只有120度左右的视场。避免了此前拍摄全景照片时手持摄像头进行横向移动并且等待应用程序拼接图像,一不留神还会造成图片出现断层的尴尬场面。

对于人脸识别,这次高通拿出来了一个新的解决方案,也就是第四颗ISP芯片。特殊的是,这颗ISP芯片在架构中并未与其他三颗ISP处于同一模块中,而是隐藏于传感中枢,作为独立的ISP存在。这颗ISP是一颗低功耗智慧感知ISP,将处于始终开启的状态,以做到当手机在身边时,不间断的为我们提供服务,而当感知到我们离开手机的时候,才进行锁屏保护隐私安全。

目前的智能手机在解锁后会停止面部搜索。但有了低功耗智慧感知摄像头,可以一直进行面部搜索。这样,当用户不在手机前时,它就会自动锁定。在高通的设计中,这颗芯片之所以独立存在,也是为了保证足够的安全性。

其可应用的场景还有很多,比如在有人越过用户的肩膀看屏幕,那屏幕就会显示黑屏;有时用户只想分享屏幕当前显示的内容,如果有其他人和用户一起看显示屏时,低功耗智慧感知摄像头可以使你的手机隐藏通知和其他弹出窗口等等。

这颗新的ISP或许性能没有此前的三颗ISP强大,但是提供了低功耗智慧感知和保护个人隐私安全的思路。

在视频拍摄方面,Spectra还支持升级的计算HDR视频拍摄。全新三星单帧逐行HDR图像传感器和索尼数字重叠传感器与Qualcomm Spectra协同工作,支持计算HDR的视频拍摄。视频中的每帧画面都是双重曝光的组合。Spectra 8的18-bit三ISP比以往更快,现能处理每帧三重曝光,因此计算HDR视频拍摄可支持更大的动态范围。

得益于18bit ISP的特性,可实现同时处理两个单帧逐行或数字重叠的HDR传感器。因此,现在可以在Sensor之间平稳过渡。

这次Spectra ISP加入了实现视频背景虚化的专用引擎,可实时生成背景虚化。

AI其实很早就已经融入进了手机摄影当中,高通只是在之前的基础上利用AI让手机摄影更接近了专业相机一步。AI的加入,让一部手机可以拥有相机都难以实现的效果。比如高通和徕卡的合作,实现了徕卡Leitz风格;或是与Hugging Face合作实现基于情感分析的通知整理等等。相机镜头,只是捕捉现实色彩的一个工具,而手机摄像头加上AI,则是成为了人类身体外延之外、获取世界信息的眼睛。

这次骁龙8平台在影像方面的提升可以说是让安卓手机摄影开始迈向专业级别的一个起点,加之对于OEM厂商定制化的支持,可以想象在2022年推出的一系列安卓阵营的手机将以专业摄影为主打,为用户带来更优质的摄影体验。

固定链接 '这次全新一代骁龙8影像能力的提升,可以用“恐怖”来形容' 提交: December 14, 2021, 5:54pm CST

近年整个音乐产业都不算景气,各种争奇斗艳的颁奖典礼慢慢也没人看了。但大家还是不能免俗地想同步上这个时代的音乐品味,一部分人就退而求其次,到点了瞥一眼年度热门单曲都是些啥,如果评选方是个权威的音乐平台就更好了。

就这么着,第三届腾讯音乐娱乐盛典(TMEA)来了。但直到这份年度华语十大热歌的红榜贴出,大家才发现这个腾讯的场子里,抖音赢了。

看一眼热单的歌手们:

阿yueyue
深海鱼子酱
大籽
...

——还是挺陌生的。

歌名好像要熟悉一点,

《云与海》
《千千万万》
《白月光与朱砂痣》
...

我给你们唱一句:

如果世界万物能跨越能相爱也能成全云与海...
这是千千万万万万千千个日夜...
白月光在照耀,你才...

哦就那个,那个抖音bgm嘛!

播放量一目了然,这三首歌在抖音里,最低的《云与海》也有12.4w的使用量,《千千万万》和《白月光与朱砂痣》加起来被用到了将近2000w个视频里。这还不算各路翻唱的抖音“二创”作品,#白月光遇上朱砂痣的话题下面有45亿次播放,啥意思呢,抖音最新的公开数据是6亿日活用户,平均下来这支bgm全中国一半的人每人听了八遍。

如果只是这样,也没有人觉得这不是好事。

唱片已经卖不动了,综艺值得上的就这么几个,线下演出这几年有上顿没下顿,音乐平台呢又在版权的事情上耗了多年,拖死了虾米,剩下的几个尾大不掉,Apple Music又没有评论区的热闹看。这么多阻碍下,如果音乐人选择依靠抖音发迹,其实是更有效率的选择,也并不会低人一等。

音乐人出名不易,但前提是好好写歌,至少别是个裁缝铺。这也是网友对这十大热门单曲最多诟病的点,其中很多歌都陷在抄袭的传闻里。

《白月光与朱砂痣》在抖音上走红的副歌部分,与初音未来2008年发布的夕阳版的前奏在听感上几乎一摸一样,甚至有b站up主对两首歌做了声道对比。

除此之外,很多人各自在这首2021年1月走红的单曲里找到了自己的青春,比如五月天的《知足》,金沙的《爱的魔法》,单色凌的《亲爱的不能到最后》......甚至KTV主题曲《拒绝黄赌毒》。

《千千万万》不遑多让,副歌部分与兰雨2008年的单曲《最后一次的温柔》几乎同款,听上去几乎就是顺着谱子重新填了遍词。兰雨甚至在今年3月公开发声,希望《千千万万》的创作者下架歌曲。但到年尾了这首歌正大光明得了奖,版权的事看来最后也不了了之了。

榜单里《醒不来的梦》则和2008年至上励合的单曲《棉花糖》在副歌旋律上高度相似;另一首《踏山河》的副歌部分则被网友扒谱对比,结论是和张卫健2012年的老歌《真英雄》的副歌一模一样:再另一首,榜单里的《执迷不悟》被指和EXO2013年的单曲《人鱼的眼泪》的前奏部分撞弦。

可能唯一值得欣慰的,是后面两首终于不追着2008年的歌抄了?

歌曲抄袭的重新翻案并不是没有成功案例,2013年菲董和骚宾的热单《Blurred Lines》在两年后被判定抄袭Marvin Gaye的《BlurredLines》,罚了740万美元;2020年抖音神曲《惊雷》被指抄袭《姑娘跟我走》,后者的曲作者成学迅附上相关证据以及音轨对比图,表示已经走了司法程序,巨大压力下《惊雷》原唱MC六道不得不公开道歉。

但成学迅少有,兰雨的境况是大多数。关于歌曲抄袭的界定实际上很难,我们总会听到一些歌里有很多别的老歌的影子,但是又不是一模一样,甚至基础的和弦也不一样,但就是像。更多时候抄袭往往与“听感趋同”混在同一个中间地带而无法认定。

这样的困境下,短视频的兴起对于音乐作品来说则是另一层意义上的价值稀释。一首高传唱度的歌,创作只需要遵循“黄金15秒”,一个足够有感染力的副歌,重复几遍达到洗脑效果,歌词抓住用户情绪,节奏上顺便给“卡点”或者“变装”留出余地。这样的爆款创作方式,更像是一种迎合的服务,而不是艺术性的自我表达。

其余的事情,用户不在意,没几个人能哼出《白月光与朱砂痣》的主歌,“好听就行,管它是怎么做出来的呢?”,一位抖音用户的回答有些代表性。

一位音乐行业人士甚至对当下国内的流行音乐产业抱着最悲哀的预期:

“华语乐坛完蛋了吗,我的回答是:是的,完蛋了。就像唐诗宋词一样变成历史的一部分,退出大众主流的视界,不再繁荣,不再推陈出新。文化会以新的载体继续下去,只是不再以流行音乐的形式。

当一首首内核陈旧的作品像忒修斯之船一样压着抄袭的界限换完了自己的木板,然后变成全新的爆款热单,听众的审美也逐渐矮化和单一,只追求15秒的颅内高潮。这一切都在加速音乐产业中劣币驱逐良币的过程。很多歌的确不是抄的,但都唱着差不多的主题,配着工业化的4/4拍和中速慢板。这几乎是爆款标配,但能不能流行起来还是一个概率问题,要看能不能找到一个般配的短视频。

这样的结果是,大家又开始往回看了,21世纪头十年一遍遍被被反复咀嚼,周杰伦yyds。

这十首抖音热单在腾讯平台上的出现,说是万物互联的胜利嘛谈不上,但多少是华语乐坛的悲哀。

固定链接 '华语乐坛不姓华,姓“抖”了' 提交: December 14, 2021, 5:54pm CST
StarFive推出採用RISC-V架構處理器的VisionFive單板電腦,協助RISC-V生態系統加速創新與開發,推動開源軟體的發展。

StarFive推出採用RISC-V架構處理器的VisionFive單板電腦,協助RISC-V生態系統加速創新與開發,推動開源軟體的發展。

RISC-V處理器搭Linux作業系統

VisionFive是款著重於價格競爭力的RISC-V開發板,搭載JH7100 SoC,具有雙核心64位元、RISC-V架構的U74處理器,運作時脈為1.5GHz,並具有2MB L2快取記憶體與8GB LPDDR4主記憶體,此外也整合深度學習處理引擎與影像處理子系統,讓VisionFive能夠滿足即時邊緣運算與電腦視覺的需求。

VisionFive的長寬尺寸為10 x 7.2公分,比Raspberry PiModel B尺寸(8.56 x 5.65公分)略大,具有4組USB 3.2 Gen1,以及HDMI 1.4(支援1080p、60FPS)、GbE乙太網路、3.5mm音源端子、microSD讀卡機各1,此外還具備40pin GPIO、2組MIPI-CSI、1組MIPI-DSI、雙通道ISP(每通道支援4K、30FPS影像),適合用於AI影像辨識專案的開發。

StarFive也將贊助RVspace社群,希望能協助開發者社群發展,除了提供文件、技術討論、原始碼等資源,也會提供VisionFive相關的軟硬體的技術支援,積極推動RISC-V生態系統的協同發展,讓更多開發者、製造商和合作夥伴可以在這個平台交流、協作,降低RISC-V應用程式開發的進入門檻。

VisionFive是採用RISC-V架構處理器的開發板/單板電腦。 ▲ VisionFive是採用RISC-V架構處理器的開發板/單板電腦。

VisionFive載JH7100 SoC,具有雙核心64位元、RISC-V架構的U74處理器。 ▲ VisionFive搭載JH7100 SoC,具有雙核心64位元、RISC-V架構的U74處理器。

VisionFive具有豐富的I/O端與各種介面,便於連接各種攝影機、感應器。 ▲ VisionFive具有豐富的I/O端子與各種介面,便於連接各種攝影機、感應器。

VisionFive的預定價格為美金149元(約合新台幣4,170元),發受日期尚未公布,StarFive官方也透露現在已在研發下代開發板,將搭載JH7110 SoC並整合繪圖處理器(GPU),預計於2022年發布。

加入T客邦Facebook粉絲團 固定链接 'StarFive推出VisionFive單板電腦,協助開發者踏入RISC-V架構領域' 提交: December 14, 2021, 5:00pm CST

Although iOS comes with a native Apple Music app, there are some third-party apps that offer even better experiences for those who subscribe to Apple’s streaming service. If you’re an Apple Music subscriber and want to find out how to better enjoy your music library, check out some of the best iOS apps with Apple Music integration.

more… 固定链接 'Best iPhone apps to enhance your experience with Apple Music' 提交: December 14, 2021, 5:00pm CST 由 Filipe Espósito
LINE正式宣佈串聯「LINE訊息查證」,與全球首創多人在線遊戲學習平台PaGamO、台灣科技媒體中心(SMC)正式結盟,推出全新專屬世界【LINE趣玩學素養】。

LINE正式宣佈串聯旗下的公益服務平台「LINE訊息查證」,與全球首創多人在線遊戲學習平台PaGamO、台灣科技媒體中心(SMC)正式結盟,推出全新專屬世界【LINE趣玩學素養】,運用科技與教育的結合,讓玩家在互動遊戲中邊玩邊學,強化媒體識讀,提升數位思辨力。 

LINE台灣董事總經理陳立人提及:「LINE自2019年開始推動「數位當責計劃」,以杜絕、擴散、預防三大面向對抗假訊息,因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疫情後5月中旬起平均每日進站人次成長了近3.6倍。LINE TODAY的「謠言破解專區」相較於2021年上半年度,在疫情爆發後專區瀏覽量更是提升超過400%,謠言破解專區自2019年起累積刊登了超過2,770則查證文,總瀏覽量高達3,200萬次。LINE盼能推動社會正向發展,廣邀群民奇力抗假,將『被動轉傳』轉化成『主動查證』的影響力。我們將持續努力並拓展深化媒體素養教育。」

提升數位思辨力,LINE聯手PaGamO推出「LINE趣玩素養」

PaGamO創辦人暨台大電機系葉丙成教授表示:「錯假消息快速變種,提升孩子媒體素養的教育方式也必須跟著改變。透過PaGamO數位遊戲化學習,讓孩子提升數位訊息識別能力,再適合不過了。」

提升數位思辨力,LINE聯手PaGamO推出「LINE趣玩素養」

LINE台灣 在2021年第一季再次針對台灣民眾進行「可疑訊息辨別與查證量化分析」,調查指出,1,000名受訪者中,51%表示過去6個月有收到或看過網路上的可疑訊息,較 2019年(46%) 顯著上升。其中約超過41%有進一步查證並獲得正確資訊 (從2019年的37%成長到2021年的41%)。且最後仍約有1/4消費者會轉傳查證後的正確訊息。

提升數位思辨力,LINE聯手PaGamO推出「LINE趣玩素養」

而用戶最常收到且最關注的可疑訊息主題轉換成『健康』排名第一,其次分別為『生活』和『政治』,而前十大闢謠查核文中–  以2021年8月為例,前十名中即有五篇是和健康主題、和疫情議題有關。

提升數位思辨力,LINE聯手PaGamO推出「LINE趣玩素養」

學生只需透過領取「任務書」形式,回答問題成功闖關,即可獲得 LINE 與 PaGamO 設計打造的兩款專屬地形,分別為「真假糾察隊—蜜雅隊長」和「真假糾察隊—亞彌爾偵探」,學生完成答題後可將限定的「真假糾察偵探帽」和「真假糾察放大鏡」專屬道具打包帶回家。而此次更特別祭出每日簽到登入的學習獎勵,自12月7日起自12月13日止,天天登入【LINE趣玩學素養】專屬世界答題,體驗素養文本,即可再搶限量1000組虛寶。

提升數位思辨力,LINE聯手PaGamO推出「LINE趣玩素養」

加入T客邦Facebook粉絲團 固定链接 '提升數位思辨力,LINE聯手PaGamO推出「LINE趣玩學素養」' 提交: December 14, 2021, 4:30pm CST

Apple today announced some changes to its Apple Developer Program agreement, which are the terms that developers are required to agree to in order to offer their apps on the App Store. The new terms clarify the use of Swift Playgrounds, Xcode Cloud, and more.

more…

The post Apple updates its Developer Program agreement to clarify use of Swift Playgrounds, Xcode Cloud, more appeared first on 9to5Mac.

固定链接 'Apple updates its Developer Program agreement to clarify use of Swift Playgrounds, Xcode Cloud, more' 提交: December 14, 2021, 4:21pm CST 由 Filipe Espósito

Apple's newly released macOS Monterey 12.1 software update bundles an updated version of the Mail app that breaks the current version of the AltServer Mail plug-in. 固定链接 'PSA: macOS Monterey 12.1 breaks the current version of AltServer’s Mail plugin' 提交: December 14, 2021, 4:18pm CST 由 Anthony Bouchard

In addition to the release of iOS 15.2, macOS Monterey 12.1, watchOS 8.3, and tvOS 15.2, Apple on Monday also updated its Xcode developer tool to version 13.2. The update, which comes with new features, hints at the upcoming release of Swift Playgrounds 4.

more…

The post Xcode 13.2 update hints at upcoming Swift Playgrounds 4 release appeared first on 9to5Mac.

固定链接 'Xcode 13.2 update hints at upcoming Swift Playgrounds 4 release' 提交: December 14, 2021, 3:59pm CST 由 Filipe Espósito
亞馬遜全球開店舉辦「智造未來 啟動台灣」2021台灣跨境電商高峰會,並宣布三大重點策略,幫助台灣品牌開拓跨境電商、加速走向全球。

亞馬遜全球開店舉辦「智造未來 啟動台灣」2021台灣跨境電商高峰會,並宣布三大重點策略,幫助台灣品牌開拓跨境電商、加速走向全球。

亞馬遜全球開店台灣總經理陳思芬 Amanda Chen 表示:「2022我們將策略方向定為『智造未來 啟動台灣』,希望台灣企業能夠將製造的“製”升級爲智慧的“智”,在台灣高品質高穩定的製造基礎上,借力跨境電商,針對自家產品進行創新、加速研發,和品牌打造,進而推動企業轉型和發展,啟動台灣企業變革新時代。亞馬遜全球開店也會利用亞馬遜全球資源,並不斷優化和升級在台灣的本地服務,持續協助更多台灣企業開創出事業不凡的新高峰。」

亞馬遜全球開店發布2022三大略,加速台灣品牌走向世界

1.協助台灣傳產製造企業佈局跨境電商

「智造在台灣 品牌耀全球」計畫早在今年4月啟動,首批已經成功扶持25家企業上架至亞馬遜北美、日本與歐洲等站點,其中不乏知名品牌岱宇、亞旭等優秀產品實力賣家,運用亞馬遜孵化自己的品牌故事。11月時更升級為「智造在台灣 品牌耀全球2.0」,擴大扶植至50家企業,並優化計畫內容,幫助企業從“製造”向“智造”升級,包含CEO産業論壇、0-1官方扶持課程、達人專家實操私塾、賣家導師輔導交流、1對1官方輔導等五大專屬核心內容。而與IEAT合作將推出的「跨境電商總裁營」課程計畫,則重點針對企業決策者,通過專業打造的課程和互動協助企業找到第二成長曲線,重拾創業的感動與熱情,開啟品牌新旅程。 

2.加速台灣品牌擴張全球

此次高峰會上,亞馬遜全球開店正式宣布亞馬遜面向台灣賣家開放新加坡站點,至此,亞馬遜面向台灣賣家的總站點數共達到14個。未來,台灣賣家在歐美、日本等站點外,可基於新加坡站點開拓佈局東南亞。亞馬遜也不斷推出新的品牌打造工具,助力企業打造全球品牌,除了商品推廣、品牌推廣等廣告產品,還包含品牌旗艦店、亞馬遜直播等,幫助品牌更好地與消費者建立連接。

3.深化本地服務

越來越多的台灣企業加入跨境電商行列,也讓亞馬遜全球開店不斷推出並完善最適用台灣企業的服務。如推出台灣服務商的專屬頁面,包含出口關稅、貿易法規等不同類型的多元服務商,協助企業解決出口跨境電商上的難題,同時也會持續提供如賣家大學、Facebook直播課程、線下培訓等免費的教育訓練資源,讓賣家能擁有電商營運即戰力。

針對越來越多台灣企業的轉型需求,亞馬遜全球開店持續與公協會合作,將開拓更多區域的優勢産業帶,促進不同區域賣家的轉型和發展,比如,北部將以竹科為首,著重新竹桃園地區的電子零組件產業;中部地區則以居家廚衛、手工具和自行車的製造重鎮-台中彰化為主;南部地區則鎖定汽車配件、五金、傢俱等產業為首,協助北中南各地方代表性的產業聯合,扶持更多企業主開闢全球跨境電商新疆域。 

加入T客邦Facebook粉絲團 固定链接 '亞馬遜全球開店發布2022三大策略,加速台灣品牌走向世界' 提交: December 14, 2021, 3:30pm CST

WhatsApp is rolling out a new privacy measure that will hide your “Last Seen” status from other unknown accounts that have never chatted with you before. This way, strangers won’t be able to see when the last time you were online on WhatsApp was – or even if you’re currently online.

more…

The post WhatsApp will now hide your ‘Last Seen’ status from unknown accounts appeared first on 9to5Mac.

固定链接 'WhatsApp will now hide your ‘Last Seen’ status from unknown accounts' 提交: December 14, 2021, 3:25pm CST 由 Filipe Espósito

A series of exploits used by the Pangu Team to remotely jailbreak an iPhone 13 Pro at TianfuCup 2021 have been patched in the new iOS & iPadOS 15.2 software update. 固定链接 'iOS 15.2 patches exploits used by the Pangu Team to remotely jailbreak an iPhone 13 Pro at TianfuCup 2021' 提交: December 14, 2021, 3:06pm CST 由 Anthony Bouchard

These days, there’s almost too much content waiting to be enjoyed. If you find yourself endlessly switching between your favorite apps to catch up on all the movies, shows, music and other media, this Airflow Video Streaming: Lifetime Subscription can help you save some precious time. Airflow is a unique streaming app for Mac and […]

(via Cult of Mac - Tech and culture through an Apple lens)

固定链接 'This app is the best way to stream to Apple TV and Chromecast' 提交: December 14, 2021, 2:00pm CST 由 Cult of Mac Deals

Listen to a recap of the top stories of the day from 9to5Mac. 9to5Mac Daily is available on iTunes and Apple’s Podcasts app, Stitcher, TuneIn, Google Play, or through our dedicated RSS feed for Overcast and other podcast players.

Sponsored by Direct Mail: Create and send great looking email newsletters with Direct Mail, an easy to use email marketing app for the Mac. Get started for free and save 10% when you sign up for any pricing plan.

more…

The post 9to5Mac Daily: December 13, 2021 – macOS and iOS updates, new Apple TV+ trailer, new free Adobe plan, and more appeared first on 9to5Mac.

固定链接 '9to5Mac Daily: December 13, 2021 – macOS and iOS updates, new Apple TV+ trailer, new free Adobe plan, and more' 提交: December 14, 2021, 2:00pm CST 由 Bradley Chambers

The Apple Watch includes a variety of ways to motivate you for working out, including streaks, achievements, challenges, and awards. But if you want to transform your digital Apple Watch awards into physical awards, Activity Awards is a company that does exactly that. Head below for our hands-on.

more…

The post Hands-on: Bring your Apple Watch challenges to life with Activity Awards enamel magnets appeared first on 9to5Mac.

固定链接 'Hands-on: Bring your Apple Watch challenges to life with Activity Awards enamel magnets' 提交: December 14, 2021, 2:00pm CST 由 Chance Miller

Even with MagSafe launching almost a year and a half ago, there are still iPhone 12 and 13 cases arriving without support for the standard. If you’ve been looking to supplement a favorite cover with some magnetic mounting features, the Spigen OneTap MagSafe Ring is just the solution. But is it worth the cash over just buying a new case altogether? Our latest Tested with 9to5Toys review takes a closer look.

more…

The post Tested: Spigen’s new OneTap Ring brings MagSafe to any iPhone case appeared first on 9to5Mac.

固定链接 'Tested: Spigen’s new OneTap Ring brings MagSafe to any iPhone case' 提交: December 14, 2021, 1:10pm CST 由 9to5Toys

Apple just launched HomePod Software version 15.2, adding support for the new $5/month Apple Music Voice plan and more languages for Siri voice recognition. 固定链接 'HomePod Software 15.2 adds Apple Music Voice support and new languages for Siri voice recognition' 提交: December 14, 2021, 12:46pm CST 由 Christian Zibreg

With its launch Monday of the Creative Cloud Express mobile and web app, Adobe bundles tools from its Creative Cloud Suite and Acrobat PDF into a simple platform amateurs can use to create a variety of projects. The app means to make it simple to make social media posts, promotional posters, invitations, videos and more. […]

(via Cult of Mac - Tech and culture through an Apple lens)

固定链接 'Adobe bundles easy-to-use photo and video tools in Creative Cloud Express' 提交: December 14, 2021, 12:35pm CST 由 David Snow

Starting with iOS 15.2, Apple includes a way to add Legacy Contacts to your iCloud account that will give friends or family access to most of your data after you pass away. Let’s look at how to pass iPhone data to loved ones, what’s included, what’s not, how the process works, and more.

more…

The post How to pass on your data to loved ones with iPhone Digital Legacy feature appeared first on 9to5Mac.

固定链接 'How to pass on your data to loved ones with iPhone Digital Legacy feature' 提交: December 14, 2021, 12:18pm CST 由 Michael Potuck

Voice, Individual and Family

Apple Music Voice is just $5 per month for full access to songs, playlists and stations. However, the new subscription plan only works with Apple's Siri voice assistant. 固定链接 'The new Siri-only Apple Music Voice plan is now available at just $5 per month' 提交: December 14, 2021, 12:15pm CST 由 Christian Zibreg

Rumors about the new 27-inch iMac Pro keep getting traction as a new report by Display Supply Chain Consultants gives a few tidbits about an upcoming Mac set to replace the current 27-inch Intel model.

more…

The post Report: Apple to launch 27-inch iMac Pro with miniLED display in spring 2022 appeared first on 9to5Mac.

固定链接 'Report: Apple to launch 27-inch iMac Pro with miniLED display in spring 2022' 提交: December 14, 2021, 12:11pm CST 由 José Adorno

A new rumor corroborates expectations that the new iMac Pro, with a 27-inch mini-LED display, will launch sometime in the spring of 2022. 固定链接 'Apple’s rumored 27-inch iMac Pro with a mini-LED display again rumored to launch Spring 2022' 提交: December 14, 2021, 12:04pm CST 由 Evan Selleck

Along with macOS Monterey 12.1, on Monday Apple released updates to previous versions of its desktop operating system. The company is now rolling out macOS Big Sur 11.6.2 to users, as well as a macOS Catalina update with security fixes.

more…

The post Apple releases macOS Big Sur 11.6.2 and Catalina update with security fixes appeared first on 9to5Mac.

固定链接 'Apple releases macOS Big Sur 11.6.2 and Catalina update with security fixes' 提交: December 14, 2021, 11:59am CST 由 Filipe Espósito